,授之以渔,诱之以利,胁之以威,基本上是按照几步走的方式,能不用官方的暴力手段,陈曦还是尽量不会去使用的。
只是现在这个情况啊……
“一家有七八个孩子,还有父母,全靠五十亩地,住的也是以前的二层小楼,确实有些不够,哪怕父亲努力种田,母亲还日夜纺织,也多少不够家用。”刘备叹了口气说道。
“分家啊,将七八个孩子分出去几个啊,多出来的新户,我们也会给五十亩的田,等这一户消亡了,然后收回这五十亩。”陈曦叹了口气说道,你不分家,又不去建立军功,还不去参与陈曦的产业,陈曦能有什么办法,我将饭喂到嘴边,你不吃,我能咋?我有时间给你喂饭吗?
“问题是孩子也都年幼,现在大的不过十岁。”刘备无奈的说道,“你那种新户,可是会抽到一起组成新的村寨的,哪怕不是很远。”
“我那是为了遏制地方宗族,以及保证本地人有足够的田亩使用。”陈曦无语的说道,唐代的授田为啥停止了,不就是本地没办法授了吗?陈曦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直接将村寨里面新增加的户口汇总起来,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抽调到一起,组成新的村寨。
毕竟每一个村寨所拥有的田亩规模是有限的,就算是垦荒也会是有限的,一旦本村寨的户口太多,就必然会挤压现有的每户五十亩的底线。
至于说再继续扩大垦荒规模,怎么说呢,两百户到四百户,合计一万亩到两万亩的规模,放在平原也就是三四公里方圆。
这个范围还算正常农业生产可以接受的范围,再继续扩大,怎么说呢,你走的距离就太远了,总不能真出那种开玩笑的段子,骑马驾车去地里面耕田吧,那得是什么级别的家庭。
说句过分的话,老陈家的那几十万亩地,也是很多地方村寨加起来的,整体呈星罗棋布的模式。
换句话说就是是这个村寨几乎所有人都是陈家的佃户,有个几千亩,占个方圆几里的地儿,那个村寨几千亩方,占个方圆几里的地儿,而不是所谓的一个核心,方圆几十里,那样在非机械化时代是没办法种田的。
好吧,就算是是星罗棋布的分布方式,到农忙的时候,老陈家的人也是要骑着马到这个村寨看看,那个村寨看看,真要是下面的人种个田,需要跑几十里远的话,那还不如直接在地头盖个小茅屋,住在那里就是了。
都不说古代那种行动力低下的时代,八九十年代只要居住地距离自家农田超过十里,都有不少家庭在农田那里盖一个暂住的小土楼,为的就是在播种,锄地的时候能省点时间,毕竟农业这玩意儿是真的娇贵,一个照顾不好,就会减产,根本不带一点客气的。
故而陈曦集村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