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六百二十七章 相互算计_神话版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培养出来了之后,他们推动文举进行另一个方案。”

    也就是不进行细致的分配,而是组成专家团。

    这个提议深深地打动了孔融,或者更为直接的一点在于,这种玩法极大的强化了孔氏的权柄,道德仁义出自于儒家的经典,中原社会的普世道德体系的根基就是如此,而孔子是这套道德体系的建立人,后世不管是哪个版本,其实都只是在这里面进行修缮,很难跳出这套框架。

    哪怕是要在细枝末节上动手段,也得讲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想要凭空造一套东西,掀翻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基础的框架,非常困难,哪怕是后世经历了二十世纪的革命,有些东西依旧是根植在社会体系之中,属于无法拔除的节点。

    这也是所有国外传入的经典,都需要进行本土化的原因。

    孔融不算是非常的聪明,在智力上肯定不如当前长安的那一批人,但孔融所接受到的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传家,是真正成体系,真正嵌入社会根基的那种玩意儿。

    换句话说就是,你可以嘲讽孔氏世修降表,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入了中原,你不举这杆大旗,很难统治下去,哪怕是胡人入主,到最后也得认孔家这杆旗帜,依旧要给圣人上新的尊号。

    所以孔氏在封建时代,一定程度上把控着社会道德的基础逻辑,其他的家族也是在这个逻辑上进行操作的,只不过孔氏的这一套过于基础,导致大多数时候,他只能看别人操作,他不能随便操作。

    说白了就是依托这套逻辑而诞生的更便于操作世家压制了孔氏,让孔氏不能在道德基础参数上胡整。

    这种操作保证了孔氏可以在封建时代万世一系,但又严重影响了孔氏的在同时代的影响力。

    想想看一个掌握了道德基础设定的家族要和五姓七望一样能随意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那其他人还活不?

    所以万世一系的孔氏只能被压在那一地,不能让他们出来,在那地方你可以称王,也可以称霸,但你不能出来,你出来,所有人都得按着你,因为在封建时代,天下人可能不知道某一代皇帝,但肯定知道孔子。

    这就是所谓的圣人遗泽,这份遗泽可以保证孔家在当前道德体系未崩塌之前香火延绵不绝,但这份遗泽也让孔家别想在任何一个时代整出来太大的动静,超级豪门没错,但只能困于山东!

    可以出仕当官,可以轻易的入主那些事少钱多的清贵官职,但想要整个真正左右官场的权柄,想都别想,经法解释权加上道德体系框架都被一个权臣拿到手了,这天下是谁人的天下?
    所以孔家每一代都有职级不低的官僚,但这些官僚的真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