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北朝时期声韵骤变到这个程度尚且未完,后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声律变化,那就是《切韵》一书的诞生,这本书才是后世官韵,以及官话,甚至是之后普通话的祖先。
现实就是这般,魏晋南北朝是中原声韵变化相当激烈的时代,反过来说的话,也就是说唐宋时代的诗词歌赋,在建安时代是完全不符合当时声律的,你就算是写出来也完全读不出来气势和韵律。
所以陈曦从来没祸害过一次唐诗宋词,毕竟声韵完全不符合时代,写出来也做不到李白那种声震八方,万世流传的程度,所以还是别祸害了,给后人个活路什么的。
唯一勉强能用的也就是靠近这个时代一些的两晋诗词,毕竟离得比较近,而且其间哪怕是韵脚有一些变化,但变化不是很离谱,靠着陈曦的能力好歹还能修正一下。
问题在于两晋的诗词完全不符合陈曦现在的心态,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文以载道,两晋那堆谈玄论经嗑药至死的货色,写出来的玩意儿完全不符合当前这个时代背景。
一群因为大一统王朝分崩离析,国家衰败,五胡南下,山河飘摇,还没有能力收拾,只能沉迷于玄学空谈,粉饰太平的家伙,和汉朝这种按着四方摩擦的铁血气度,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反倒是盛唐的诗词,展现的繁华气象,展现的豪迈气魄倒是能用上,问题在于,盛唐的诗词歌赋韵律基本全部都需要大改。
说个老实话,陈曦要是能改李白的诗词,还能改的气魄不变,潇洒飘逸,保证笔法无雕刻之痕迹,风格雄奇,俊逸清新,词句依旧豪迈奔放,飘逸若仙,那陈曦直接写新的算了,何必和唐诗死磕。
没那个本事好吧,准确的说这个世间基本不会有那种人,反倒是赋勉强还符合汉朝的规格,问题是赋太长了,要改的地方太多,虽说单个难度低了一些,但是要改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毕竟诗词这种东西,七八句一般也就需要改个五六句,运气好了,感觉来了,说不定李白的诗词说改就改了。
换成赋,单个的难度是下来了,可要改的地方却明显多的太多,这种难度明显不是陈曦能搞定的玩意,再结合一下魏晋南北朝那群家伙的诗词,这个大礼包已经废了。
勉强能用的志向不合,志向相合的韵律不合,得,陈曦表示自己还是别搞诗词歌赋了。
这就是陈曦现实的情况,明明有一脑子的经典诗词,但是能用的基本没有。
虽说言辞谈吐颇有惊人之语,传世之言,但是要让陈曦写一篇拿得出手的文章,时间放长还行,而且写出来也确实足够传世,但要和这群大佬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