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以陈曦的眼光看来,在下一次王朝周期律降临之前几乎都没有可能。
刘桐现在的情况只能说是三方妥协,距离虚君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只能说是陈曦给三百年乃至五百年的后人留的一条后路,让后人在选择的时候会有君主立宪这么一个选择。
毕竟身为前人的陈曦已经做过了这件事,至于是三方妥协还是虚君,等到了需要立宪的时代,那么自有我注六经之辈出现。
陈曦毕竟是改良派,理论来讲阶级改良派说实在点都是本阶级的自救分子,受制于改革派和其他派系的排挤压制而对于本阶级进行改良,如果本阶级是统治阶级,那说句不幸的话,统治阶级改良派看似是良心发现,实际上只是因为那些要推翻统治阶级的改革派活着。
统治阶级的自救,本身就意味着改革派强大的实力。
“不过还好了,我至少尚未如此。”陈曦感慨连连的说道。
如果穿越到门阀政治的时代,陈曦就必须思考一下,是与旧时代一起镇压改革派,让门阀政治持续下去,还是与改革派一起掀翻门阀政治,之后与腐朽的门阀政治一起崩塌。
那个时代不是改良派能活下去的时代,不论走那一条路,都是一条长满荆棘,铺满骸骨的道路,到时候不管是哪一方获胜,另一方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真正的零和游戏。
至于现在这个时代还好,至少还有改良派的活路,虽说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陈曦也勉强能遏止住时代的脚步,保证一个勉强算是双赢的局面。
既不需要视百姓如蝼蚁,纵胡人烧杀抢掠,也不需要鼎革中原,杀的世家断代,杀得文化不全,左衽右衽不分。
现在这种方式说不上好,但在陈曦看来也算不坏,该处于次坏到次好之间,而有些时候有这么一个选择就够了,面对次坏的方案和最坏鼎革中原的方案,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终归还是有的选择,终归还不是最坏的方案。
“这就是我的回答,我所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一步,再进一步,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很多思想,很多学说,都非是这个时代所能完成,任何一个学说都有自身诞生的背景。”陈曦叹息着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陈曦要将所有在汉朝之后诞生的学说进行修订,并非是因为思想超前,只能说是视角的不同。
这些思想并没有什么错误,不管是心学,还是矛盾论,还是实践论其实都没错,中国人思维中的实用主义,足以保证,这些理论那怕是穿越了千年来到了三国,也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陈曦之所以修改的原因只是在于,视角,生产力,经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