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章.理念之变.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失了。

然而,贱籍之存在,看似是无关紧要,但朝野各方却皆是受益匪浅。

在明朝,贱籍的社会地位最低,身份世代相传,不得参加科举、不能入仕做官、不许购置土地产业、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只能从事各种“贱业”,简直是永世不得翻身。

而在贱籍之中,又具体细分为不同类型,譬如惰民、丐户、伴当、乐籍、九姓渔民等等。

除此之外,匠户与军户虽然在传统意义上不属于贱籍,但实际处境则是与贱籍没有太大区别。

其中,因为惰民、丐户、伴当这类贱籍的存在,官府就相当于控制了一批免费劳力,权贵们随时可以向礼部申请,借用这些贱籍作为婢仆、随意奴役;

又因为匠户与军户的存在,军队就可以拥有廉价且又稳定的人员供应与武器供应,缙绅与权贵们也一直利用匠户的技术能力大肆敛财,从匠户手中强行征收各类器具售卖于民间;

因为乐籍的存在,官府就可以经营教坊与娼家,增加了额外收入之余,缙绅与权贵们也增加了许多寻欢作乐的去处;

以上这些好处,还只是针对于官府与权贵,实际上就连寻常百姓,也会因为贱籍的存在而受益匪浅。

譬如是贱籍之中永世不得上岸、只能以捕鱼为生的九姓渔民,就大幅降低了周围地区的鱼肉价格,而且九姓渔民的妻女往往还在渔船上兼职作娼,也为那些稍稍有点闲钱的普通百姓提供了发泄欲望的场所。

与此同时,因为贱籍的存在,普通百姓也产生了某种优越感与心理平衡,客观上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总而言之,朝野各界皆是因为贱籍的存在而得到了好处,而“赵党”若是想要大规模的为贱籍们改换户籍,就意味着除了贱籍阶层本身之外,所有人皆是要利益受损。

像是这种事情,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也往往最难推行,阻力之大超乎想象。

所以,在贱籍们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霍正源自然是不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若是易位而处,赵俊臣恐怕也是这般心态。

仔细思索了各种利弊关系之后,赵俊臣缓缓道:“这件事情……暂且先拖着,不必强行推动,咱们在南京境内势力薄弱,目前并不适合主动招惹更多敌人,否则就要愈发的四面楚歌了!

不过,针对贱籍们的功劳,咱们也要继续向朝廷请功,不能让他们彻底断送指望,本阁隐隐有种预感,那些贱籍接下来还有用处!至于咱们最终究竟要不要真正出力推动此事,待南京局势彻底尘埃落定之后再议吧。”

赵俊臣的这般决定,与霍正源的想法大致相同,所以霍正源当即是点头同意,又说道:“至于第二件事情,还是与贱籍有关系……”

随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