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辩论即将开始,也就同意了朱和坚的提议,在朱和坚的搀扶之下离开了小书房,并肩走向了夫子庙的大成殿方向。
当朱和坚与周尚景二人抵达大成殿外之后,却发现这里已是热闹非凡。
在朱和坚的安排之下,大成殿外已经搭建起了四间遮阳棚,皆是呈长方形,相互间紧密靠拢、相隔仅有半丈距离,总体布局就像是一个“山”字,一间遮阳棚位于中央位置,受到了另外三间遮阳棚的半包围。
其中,中间位置的遮阳棚面积较小,内部有两排座椅分列左右,缙绅势力与皇庄势力所安排的出场代表,就将在这间遮阳棚内进行公开辩论。
而外围的三间遮阳棚,也同样布置了大量桌椅,但所有桌椅皆是朝向中央,乃是南京各界贤达旁观见证之际的落座之处。
当朱和坚与周尚景二人赶到现场之后,自然是与南京各界贤达相互寒暄问候,好一阵客套。
好不容易结束了应酬,朱和坚就搀着周尚景落于最内侧的前排旁观位置,周围几人皆是南京城内身份最为贵重的大人物,太子太师王保仁就坐在周尚景的左手边,而徐家家主徐敬先则是坐在周尚景的右手边。
待周尚景落座之后,朱和坚又与周围的众位贵宾问候闲聊了几句,但眼看着时间已经不早,他很快就告辞离开,转身进入了中央处的遮阳棚,准备亲自主持这场公开辩论。
看着朱和坚快步离去的背影,周尚景依然是态度从容、神色平静,只是转头看向自己右手边的徐敬先,问道:“徐家主,你对这场公开辩论有何看法?”
徐敬先虽然没有朝廷公职,本人也没有出众才能,但他终究是徐家南京分支的现任家主,他的兄长乃是现任的魏国公徐遵先,但因为徐遵先受德庆皇帝看重、多年以来一直留在京城中枢兼掌五军都督府,所以南京城内的徐家势力就以徐敬先为主,即便是南京守备徐盛英也只是徐敬先的子侄辈。
所以,周尚景认为自己在正式行动之前,应该再次确认一下徐敬先的态度。
徐敬先完美继承了徐家的低调家风,他本人虽然没有兄长徐遵先、侄儿徐盛英一般的能力手段,却是极有自知之明、也深谙藏拙之道,向来不会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于周尚景这种老谋深算的权臣,也一向是敬而远之。
此时,听到周尚景的询问之后,徐敬先的态度依然是模棱两可,微笑道:“没有任何看法!我虽然是徐家家主,但一向只管族内的事情,至于徐家以外的各种是非,一向是尽数交由侄儿盛英处置!他迟早要继承魏国公的,所以我也不会仗着辈分干涉他的判断!”
听到徐敬先的这般说法,周尚景满意点头。
只要徐家依然没有明确立场,周尚景就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