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是发现“周党”的算计即将得逞,他们完全可以使用“肃清乱民顽固余孽”的借口大动干戈,把南京城内的所有周、赵二党人物尽数监禁起来,到时候周、赵二党的计划再是如何隐蔽与精妙,也一定是会功败垂成……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摆上一桌酒席,假惺惺的向被监禁的周、赵二党之人赔罪,就说自己抓捕他们之际情报有误云云,固然是吃相难看一些,但也没谁能挑出毛病。
从这方面而言,手握南京军政大权的朱和坚与王保仁二人,可谓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至少,朱和坚就想不出自己有任何失败的可能。
想到这里,朱和坚心中一定,向王保仁躬身行礼道:“王太师睿智,一眼就看明白了本质,晚辈佩服。”
随后,朱和坚与王保仁又商议了一些平息民乱的具体细节,很快就走到了孝陵之外,然后就各自乘坐轿子、迅速向着南京城内赶去。
*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朱和坚正式走到幕前,他接掌了南京官场的全部权力之后,就一直专注于平息民乱、调查真相、安抚民心、统计损失,可谓是忙得脚不沾地,说是日理万机也不为过。
朱和坚的身体状况依旧不好,但他初次品尝到权力滋味,自然是心中兴奋、乐在其中,竟是前所未有的精力旺盛,再忙也不觉得疲惫虚弱。
但从某方面而言,朱和坚只是让自己看起来忙碌劳累罢了,他的繁忙既是真的,但也是假的。
毕竟,这场南京民乱原本就是朱和坚与王保仁二人暗中推动促成的,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一系列方案收拾烂摊子,甚至有还有许多乱民领袖人物就是他们的棋子,再加上南京百姓还有活路、参与民乱的决心原本就不算强,所以朱和坚完全不必这般忙碌,也依然可以顺利平息民乱。
简而言之,无论朱和坚忙或不忙,结果都是注定的,过程也不会有太多变化。
但朱和坚依然让自己表现得无比忙碌。
这也是古今中外的官场惯例——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在最初时候制定详细计划、规划未来方向,后续发展只需要按部就班、顺其自然就好,掌权者也只需要做好引导与监督工作就好,完全没必要事必躬亲。
然而,绝大多数掌权者这种时候依然会选择继续插手、不断干涉、反复露面表达意见,就好似这件事情完全无法离开自己的指导,说根到底就是为了彰显与强调自己的存在感罢了。
对于掌权者而言,存在感就是他们的权力命脉,有了存在感,掌权者就能赢得威信与声望,没了存在感,掌权者的威信与声望也就无从谈起。
朱和坚如今就是这般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