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朱和坚出京.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般想法,究竟是高看了赵俊臣、还是看轻了赵俊臣……”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也就再次转移了话题,并没有询问杨洵对于赵俊臣的看法。

  在德庆皇帝看来,结论很明显——在赵俊臣的观念之中,必然是没有朝廷法纪的位置。

  *

  接下来,德庆皇帝又与杨洵谈了一些闲话,还赐给了杨洵几件宫中珍品,然后就让杨洵离开了。

  等到杨洵离开御书房之后,德庆皇帝终于把目光转向了七皇子朱和坚。

  见到朱和坚此时已经恢复了冷静与耐心,并没有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面现焦急,德庆皇帝满意点头。

  然后,德庆皇帝从手边挑出了几份奏疏,示意太监张德转交给朱和坚查看,并且缓缓说道:“这几份奏疏,都是最近从湖广那边送来的……太子他刻意躲着新钦差,在湖广境内闹出了好大一场动静,就连襄阳王世子都被他给抓了!

  说实话,朕并不喜欢太子的这般做法,太莽撞、太胡来了,可谓是后患无穷!但也确实是成效不菲,让他迅速掌握了大量的藩宗罪证……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与藩宗的这场冲突,也算是赢下来了!

  这样一来,朕与百官就算再是如何不喜欢他的莽撞与独断,也无法借口藩宗的事情废黜于他,反而是体现了他敢作为、有担当的一面!与此同时,你在朝野各方的心中形象,则是变成了没担当、无作为……以你来看,这般情况下,百官们的态度将会如何?”

  朱和坚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稍稍犹豫之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轻声道:“这般情况下,百官们必然会更加倾向于儿臣、也会愈发疏远于太子三哥!

  毕竟,百官们都不喜欢圣心独断的皇帝,他们只希望皇帝放手放权,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事。”

  德庆皇帝再次点头表示赞许,缓缓道:“正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人心!……你能看明白这一点,但太子他总是看不清这一点,完全不懂得进退与取舍,所以朕才会下定决心、行废立之事。”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又说道:“不过,正所谓过犹不及,你的形象若是过于软弱,也同样不好,只会让臣子们忘记尊卑、得意忘形,皆是以直谏犯上为荣!

  朕作为你的父亲,自然是明白你胸中自有沟壑,也一向是极有主见,但若是天下人皆是认定你就是一个性格软弱之辈,百官们也一个个皆是魏征附体,那你从今往后也就很难态度强硬了!

  哈!唐朝门阀林立、皇权不盛,再加上李世民得位不正,所以才会闹出‘唐太宗畏魏征’的故事,百官们总是乐于谈论唐太宗的垂拱而治,只希望所有皇帝都能效仿唐太宗,却不知在朕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