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税问题的时候也是异乎寻常的沉默——毕竟这件事情就是他们亲手搞砸的,他们自然是不愿意自曝其短。
这般情况之下,自从黄有容的事情暂时解决之后,在不知不觉之间,已是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了,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已是连续讨论处理了七八件积压政务,但商税的事情依然是没有人主动提及。
这样一来,即使德庆皇帝再有耐心,却也是渐渐有些感到不耐烦了。
于是,德庆皇帝的目光转向了周尚景——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二人如今尚处于合作阶段,所以德庆皇帝希望周尚景能够主动提及商税整顿的事情,以打破目前的僵局——可惜周尚景只是一副垂首低目的模样,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德庆皇帝的暗示。
德庆皇帝眉头轻轻皱了一下之后,又自然而然的将目光转向了赵俊臣。
对于德庆皇帝而言,“有麻烦就找赵俊臣”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项本能。
与周尚景不同,赵俊臣的势力影响尚有不足,他暂时还不敢无视德庆皇帝的暗示,也不敢违背德庆皇帝的心意,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
所以,赵俊臣只能选择遵从。
于是,又一件积存政务处理结束之后,在众人瞩目之下,赵俊臣缓缓出列了。
******
“陛下,臣有要事禀奏。”出列之后,赵俊臣扬声说道。
德庆皇帝眉头一扬,说道:“哦?什么事情?说吧。”
赵俊臣缓缓说道:“据臣所知,在陛下南巡期间,几位阁老与太子殿下曾是详细调查了我朝商税的现状,发现了许多弊病之处,并且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然而到目前为止,商税的整顿并没有见到任何成效,反倒是引发了许多混乱,甚至还有许多中下层官员呼吁朝廷改变政策、中止整顿,这件事非同小可、影响深远,所以臣认为朝廷应该详细商议此事,并且尽快做出决定,否则朝野局势的混乱就会进一步扩大,还望陛下明鉴。”
发言之际,赵俊臣十分谨慎的挑选着措辞,尽量不让自己的话语之中表现出任何的倾向性。
然而,赵俊臣虽然已是尽量的表现中立了,但德庆皇帝还是追问道:“几位阁老与太子整顿商税的事情朕也知情,但百官们的分歧竟是如此严重?赵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对商税的状况最是了解,对于此事又是怎样的看法?”
显然,德庆皇帝这是在逼迫赵俊臣表态了。
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赵俊臣心底暗暗叹息一声,但很快的,赵俊臣已是换上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沉重表情,说道:“陛下,臣自从掌管户部以来,就深知我朝商税的种种弊端,朝廷每年的商税收入只不过七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