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议(八).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的这般做法,也是颇有深意——那就是通过赵俊臣的屡屡表态,让赵俊臣代替太子朱和堉成为商税改革的领头人物,转移百官们的关注方向,这样一来,百官们也会渐渐忽略掉太子朱和堉的因素,将商税整顿的怨气转移到赵俊臣的身上。

  简单的说,太子朱和堉强自推行商税整顿的事情,得罪了太多的相关势力,也引发了太大的麻烦,想要转移百官们的怒火,仅仅依靠黄有容这一只替罪羊是不够的,所以德庆皇帝又加上了赵俊臣。

  另一边,对于德庆皇帝的态度,赵俊臣也是早有预料,但并没有进行反抗,只是表情平静的回答道:“陛下,刚才沈首辅曾说过,在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之前,商税整顿之事切不可轻易尝试,臣深以为然,臣也同样认为,商税整顿之所以会引起朝野局势的混乱,乃是因为朝廷这段时间以来整顿商税的策略方法同样存在纰漏!正如诸位大人所讲的那样,商税之事,最是敏感复杂,需要谨慎处理,从这方面而言,臣与众位同僚的观点完全一致。”

  顿了顿后,赵俊臣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即使是朝廷所推行的政策有问题,但不代表着朝廷就不应该整顿商税!毕竟,商税的混乱现状让朝廷每年都会损失数千万两白银的国库收入,情况恶劣至极,绝不能视而不见!反过来讲,若是朝廷能够找到合适恰当的可行之策,也就代表着商税整顿的势在必行!”

  听到赵俊臣的话语之后,沈常茂则是再次出列,质疑道:“难不成,赵大人你已是找到可行之策?”

  与此同时,沈常茂却是暗暗下定决心,接下来不管赵俊臣提出怎样的方法,他都要想办法找出漏洞、进行驳斥。

  毕竟,无论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想办法解决问题总是很困难,但站在一旁挑毛病却很轻松。

  然而,赵俊臣却是摇头道:“我固然是想到了一些方法,但这些方法在实际执行之前,却也不敢保证这些方法就是正确的可行之策。但若是不尝试的话,又如何知道这些方法就一定无效?”

  沈常茂冷笑道:“尝试?说得轻松!若是再像是之前一般引发了朝野局势的混乱、甚至是加重了朝野局势的混乱,却又该如何?朝廷需要付出多少精力才能够重新稳定局势?这里面的责任,又岂只是‘尝试’二字就可以推脱的?”

  面对沈常茂的质疑,赵俊臣的表情依然淡定,缓缓说道:“沈首辅所说有理,所以晚辈也不敢全面的推行自己所想到的方法,而是建议朝廷先进行试点,以此来试验这些方法的可行性。”

  这一次,不待沈常茂开口质疑,御阶之上的德庆皇帝已是问道:“哦?试点?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