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之位,或者说是一半的权力。
皇后之位只是后位,它所代表的其实是分权。封建社会的阶段制度,就是分权的制度。这不是一般的封后,而是授与一半权力的象征。
帝位权柄集中的时候,封后当然只是封一个皇后,但帝位权柄都分散的君王,封与一个强诸侯的女儿为后,实则是一种约定,是一种捆绑。所有的姻亲制度,都是利益的分配与捆绑问题。这是所有诸侯之中十分默契的问题。更是封建社会权力架构的一块基石。
商王室的瓦解,其实一定意义上来说,与这种权力姻亲的崩溃也有一定的关系。周王室在之前一直都是商王室的一个强诸侯,当时的规则便是,众星如拱月一般,是众多大小诸侯共同拱卫商王室,抵御外敌,并维护商王室的威严。而姻亲制度便是其中一块最重要的基石。
为了保持商王室与各诸侯的关系,子姓与姬姓世代通婚,永远友好,并且会娶很多小诸侯的妾为侍。生下的血缘也就不会与各诸侯断层。
直到纣王开始打破了这个基石,他否定了这种利益分配与捆绑,他想的是爱情。他不想掣肘,他自觉才比天高,可以挣脱这种捆绑,当然他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虽然周王室在后期已经大到可以与商王室抗衡,也是一种最重要的因素,但周王室之所以能成事,很大的原因,就是遵循着这个世代遵循的法则在行事,所以,他与其说建立了一种新秩序,不如说是取代了商王室,重新导正了世界秩序。
在这种关系里,姻亲关系又哪里是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的?!
你想要统治,就需要服从,并且引导这种秩序,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这样的主张。
只是现在却是乱世,这种服从与引导,同样的也是另一种吞噬。
是一种夫权吞噬妻权,或者说是吞噬国岳权柄的一种平衡。
如同太极图一般,谁能最终胜获,谁也不知,然而一旦在这太极之中,就挣脱不得了。
当世之人,可能是很难逃脱这种思维的。因为思想的禁锢。
哪怕是吕布本人也未必能挣脱。
可是偏偏遇上了吕娴。
吕娴是不知道献帝在打什么主意,然而,她既使知晓,是连入局都不会入局。她为什么要跳进去受掣肘?她可以重新制造新的权柄。
此时,她押着大军,与吕布从兖州疾速往许都赶。
而高顺也已出兵,两方约定将在许都辖外汇合。
一路上,前来阻挡的曹军有好几拨,俱都难以成势,都用不着吕布亲自出马,很快被虎威军给打散。
一路疾驰,十分迅疾。
不愧是平原中心,除了几处大隘关外,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