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淳于将军守在外,还能扼守一二吕布的兵马。不叫他再向冀州蚕食。不过也只能暂扼住,将军还是要防范吕布以邺城为据,向我青州边蚕食。不得不防!”
“便以此为名目,将事报与主公。”另一谋士道:“为了冀州和青州安危,便是将军不去救,也没什么。主公便是要责怪,此时此刻,也不会拿将军如何。便是隔空削了将军之职,又能何妨,早不比当初在邺城内不得不受人制时矣!”
袁谭点点头,道:“父亲必大怒于谭!”
“上次之事,臣斗胆谏议将军,便是父亲,便是主公,也是不可太信任的。主公他,太意气用事,有时候发起怒来,完全不顾及父子之情,为了避免上次之事,这一次,还请将军据守青州,能不去前线便不去前线……”谋士小声道:“不求有功,但求不拖累将军。主公身边俱是小人谗言,倘有人要害将军,恐怕不能据守……况且去后,要听主公调令,终归是不得自由。不自由也罢了,最怕的莫过于主公刚愎,不听人言,反而生生的错过很多军机。所以臣以为,留在青州据守,才是最合理的……必要之时,可与袁熙将军联手共抗敌军。”
袁谭听的连连点首。自上次在邺城出过一次事后,袁谭心里其实对袁绍也没多少信任和尊敬了。只是父亲,不能反叛他罢了。
然而当儿子的有了异心,谁能拦得住。老子本就处事不公,也不能怨长子有私心。
“袁熙将军是将军要拉拢的,”谋士道:“他有此次之败,还请将军派兵去接应一二。只要袁熙向着将军,后之事,不愁矣……”
“我最知二弟其人,忠良可嘉,必不叛我,但也必不依附于我,他虽值得信任,却不可完全倚重。”袁谭道:“在他眼中,我与袁尚,恐怕不分高低。他这个人至纯至善至孝。不必拉拢,拉拢也无用……他必不会完全向着我,而对付另一个。”
袁谭的语气中颇有些讽刺的味道,却并非是讽刺袁熙,更像是袁氏就这德性,还能出这样的一个种子,算是奇葩了。
“既是如此,也可示好。”谋士道:“将来之事,谁能知晓?!只是将军兄弟族人之中,只袁熙一人可靠可信……”
“既是如此,那便遣人前去接应一二袁熙,送他安全的回幽州去,再接回袁氏家眷前来,送去父亲身边。”袁谭道。
当下议定,便遣人带兵去了。
袁谭朝着邺城的方向看了一下,可惜了。冀州府的府库内俱是冀州的一切,只怕已落入吕贼手中。必保不住了。
将来再夺回冀州,估计要重新丈量土地,统计人口。吞下去的东西,吕布能吐出来才怪!
而此时,逢纪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