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昏庸了,半点都不考虑是不是能守得住的可靠的人!
可惜呀,有才能的人,袁绍也并不信任。比如沮授,他虽是文臣,领兵作战却是一把好手,然而,却遭到了猜忌与不喜,收了河以北以后,便削了他的兵权,如今更是放他在冀州遇冷了。
再大的楼阁,根基不稳,依旧还是说败就败。
然而他都能看明白的事情,偏偏,郭图等人怎么也看不清!
许攸在想,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沮授能看清,是因为他是个聪明人,有大智慧于人的人。而他能看得分明,是因为他站的远,站的离袁绍很远,所以才能看到更多于细小处的失败。而郭图审配等人,却是得宠得势的,也正因为得宠得势,看的便多,这个多字,有时候便害人。
因为看到的多了,就贪了,贪恋了权势,便热衷于得宠之失,利益之争,以及片土利益的得失,便很少再顾忌大的全局了。
他们看到了袁绍的强大,便急着划分利益,生恐落于人后。
他回到帐中坐下,案前放了纸与笔,纸并非是什么好纸,而是很粗糙的纸,并不是出自徐州,而是冀州有匠人仿造出来的粗纸,多不及徐州工艺的精细。
然而,用一用,也是可以的了,至少不渗墨,就已经算是好纸!
只是与徐州偶尔递来的小纸条,对比鲜明。那种小纸条,又薄又不透墨,又小,用簪花小笔写了字,可以纳如蚊蝇般细小,卷起来藏于手心,谁能瞧见?!便是藏在耳朵里,头发里,也未必能被人察觉。
这一对比,就有点惨烈。
这份情份,他若向曹,则曹胜,若是向吕,则吕胜。主动权掌握在他手里,至少现在这个当下是!
只是他也更明白,他向着袁,袁却未必能胜。因为成事曹吕可能会因为没有情报而晚一步,但是,袁氏若自败,谁都挡不住他的败势。
那么,他手上的这份情报,就一定是有时限价值的,过了时限,过了这个时机,他的情报,根本连草纸也未必如了。那么他的功劳也就可有可无!
总得选一个,在这个时机里,将他的情报发挥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价值!
许攸依旧还是有些犹豫。
想了想,便又推开了纸。
幸好,还有些时间可以再从容的考虑,再看一看。
因为他,怕选错了后悔!
最大的投资,不是两方皆投,而是去选一个最强的,最可能胜利的,然后得到最大的功劳才是最有利的。
于曹,他与曹操有旧情份。
而于吕,吕微弱曹袁一些,但是如果助他成事,必是功劳最大的。
但是他并不知道,谁的成功的可能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