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友,何不招揽之?!若有袁营虚实相告,胜筹算万倍。军情一分胜万金啊!”
曹操转忧为喜,道:“知我者,奉孝也!”
对于吕娴的事,二人早商议过多遍,早定下计策,自是不用再多说。郭嘉知道曹操担忧什么,他担心的是万一谋吕娴不利,反而被袁绍急攻而不能应对,届时则是两面受制,再加上吕布在兖州令人忧心,许都内又人心思浮,万一有所变故,再加上粮草不够,导致大变,内有所忧,外又被势所逼,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二人议定,便加派斥侯,往冀州去,多与其旧友联络,也许会有所收获也未可知!
粮草所限制,其实于理上来说,是应该要求急攻而胜的,否则拖下去对曹操极为不利。
然而,时势与史上有很大的变化。在感受到越来越深的来自于吕娴的威胁的时候,曹操与郭嘉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袁绍要打,是肯定要打的。
然而,若是能借势而除吕娴,也是曹操尽力争取的。
甚至于与袁绍一决胜负,都可以稍微靠后。因为袁绍被曹吕而击败,刮分势力之时,吕布必定会死咬一口,借此力而更壮大,届时更难除也。
因此,曹操与其说心腹之患是袁绍,那么心腹之患身上不得不除的那个苦胆,就是吕娴!
先摘苦胆,再除袁绍,方可大吉。
没有粮草,当然要收集粮草,而曹操也采取了一些非正常手段,比如搜刮富户的粮草,没钱买粮,挖人墓穴也是常有之事。而他自己,则也是以身作则,一饭一食不过一荤一素,再没有多食的。
如此上行下效,许都内节俭成风,就连天子,也不敢再如以往那般奢华。
天子是很苦逼的。因为天子的饭食,有时候不止是饭食,也未必是奢侈,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国富力强,一国供养一皇室,绰绰有余。如同现代国宴,有外宾来访的时候,其实供应的也是一种象征,来宾真的是吃得掉的吗?!但是好东西该上还是得上。
为什么?!未必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一般外宾来,也是没有什么机会去真正的接触到你的国力的,他们呆的时间很短,还一直在开会,更多了解国家,只是从这些方面来,礼节,礼仪,衣食住行等方面,如此而已,所以当然是一定要供应的好了。
而一个国家连一个元首都供应不了最好的,这个国家还能怎么!?
这与人靠衣装,有时候是一个道理。
私下节俭可以,但是,在外臣与外宾面前是不可能的。主动节俭更是提倡的,但是被动节俭,汉献帝心里的委屈与憋闷,苦痛,未必不惨烈!
天子对着这些饭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