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青笑,自己却没再上马,一手为他牵马,一手牵着自己的马随后,年纪虽轻,也得重用,却如此有礼貌,叫吉平十分意外,便道:“吕小将军何必如此,如今执护一方为将才,而平,不过是被驱逐之人也,何德何能敢叫小将军如此相待?!”
吕青道:“高二娘说先生的医术与华佗不分高下,既是如此德重望高的人,有何牵不得马?况且先生是长,我为晚辈,该当如此!”
吉平心里竟不知何感受,讷讷道:“她对我多有不屑,不料心中竟以为我与她师父齐平。”
“徐州人多数如此,私交不影响公义。看不惯先生,有此学术争执是事实,可是心中尊敬先生的才德,也是事实。些许小事,并不影响大事。”吕青道。
吉平一怔,哈哈大笑,道:“倒是我误了,有人公私不分,但也有人公私分的很清。”
他一时八卦起来,道:“徐州也有很多人不和的吗?!”
“有啊,多的是呢,但是才能上无可指摘,因此,也只是嘴上骂两句,但不会背地里捅刀子,这一种就犯忌了。”吕青道。
“看来你们徐州上下,很敬畏那位女公子,”吉平叹道:“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若上有威仪,公私分明,底下人也都会公私分明,以公私不分为耻!”
吕青点了点头,眼睛很亮,道:“长姐对这一点,拎的可清了。”
吉平也知道他是逃奴出身,能有此际遇,而赐名姓为吕氏之人,用人的确不拘一格的很,这一点,确实是让人敬佩。因此心里也生了些好奇心。
“你这位姐姐,也很重视技巧匠术,医者农事?!”吉平道,“我倒好奇,她是怎么留华佗的。”
吕青道:“怎么留住华佗,我并不知,只是却知道,长姐很重视士农工商以及医术的发展。徐州推出了人才科举制,其中就有一科为医,考上的人可进医学院学习,将来进医馆治人。长姐在这方面,很厉害,她指导了一条条的循环制度,长此以往,各行各业,都会重新蒸蒸日上的。”
“如今天下乱,百业废,令人叹息……倘她真能如此,为不世之功。”吉平道:“汉室中人,兴黄老之道,她好像并非如此。”
吕青没有回答,反正不是黄老之道,也不会是儒家之道就是了。
也许她内心所遵循的道,只是兴之道。
进了城,送吉平回了馆驿住下,吉平却呆不住,心里有了要去的地方,哪里还能呆在寿春?!因此便忙不迭的要袁耀派人送他去彭城。
袁耀本想招待几日,不料他是片刻等不得,便只好派了五十人,送他去彭城。所幸这徐州与淮南境内都甚为安全,五十人足够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