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府,分席而坐,然而备上酒席共饮。
刘备道:“孙策竟肯退兵?!先生果真神人也!”
“此非吾之功,而是孙策也有退意,僵持不下,若再空耗,毫无意义,”诸葛亮道:“亮析与天下之势,给与更宏大的局势,孙策才有台阶下,而主动退兵。主公不知孙策其人,若为止损,劝其退兵,他必脸薄而不肯,若以雄图之志而劝其稍缓其力,他才会从之!”
“原来如此!”刘备心悦诚服,笑道:“不愧是军师!”
诸葛亮笑道:“孙策已退,主公险矣,蔡瑁必要谋害主公,他必不相容,为转移计,还请主公明日便荐言刘景升,派人去接刘琦回荆州!”
刘备一惊,此事他倒未曾料到。
“此是釜底抽薪之计!”诸葛亮道:“刘琦在徐州,终是大隐患。蔡瑁之事虽险,然而长久计,刘琦才是真正的大患。”
刘备一寻思便恍然大悟,道:“明日,备便荐此事,并为军师引见荆州牧刘景升。景升甚为仁德也。”
诸葛亮笑而点头。
关羽忧心道:“只恐此言一荐,会被蔡氏阻拦,而不能出使成行!”
张飞也道:“这般说,蔡氏更不容我兄长!引他们深恨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