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想。
再者说,人与人之间也有些宿命论,这些事更是说不清楚。比如说吕布便是再努力也有争取不到的人。比如说关张二将对刘备的忠义之心,这不是宿命是什么呢?!
有些可以打破,有些,大概是永远打不破的。
所以,吕娴对这个存有保留意见。
曹操能建立魏国,其过人之处,自然无与伦比,但是运气,实力,天命,缺一不可。
至少这天气,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快来了,吕娴都有点胆战心惊。
吕布也是不敢议天意的,听了便拧紧了眉头,看着天。
天阴沉沉的,说不定真的要下暴雨。
暴雨泥泞,急行军难也就罢了,就怕视力等各方面受影响,根本不适宜追击了。
天时不对,地利又不便,人和嘛,好像又可能天命有指示,便是吕娴都有点无语。
信了邪了。
想她也是新时代好青年,现在也疑神疑鬼的很。
“那娴儿,若是下雨,我们还追吗?!”吕布迟疑的道。
吕娴道:“尽人事,尽量的追!”
虽然她需要曹操共抗袁绍,但若是现在有机会能杀曹操,她也不会手软。
曹操死了,她自然有另一套运则的法则去对抗袁绍。并一力肩挑天下之局,因而若是有机会,吕娴是不愿意放过曹操的。
曹操经此一败,他伤不了筋,动不了骨,以后只会更加可怕,变成比袁绍恐怖十倍的大魔王级别的曹老板。
所以吕娴若是有机会,便绝不会放过他。
同时,她也是十分理智而冷静克制的,知道不能孤军深入,落入陷阱的道理。
正派斥侯探的时候,陈宫的信到了,徐庶的信也到了。
吕娴一一拆开看了,吕布也接过看了,便沉吟起来。
陈宫说了彭城事宜,以及徐州危机。他重在防守。因为张绣,因为刘表,因为孙策的集结。所以曹操虽已退,然而陈宫依旧看到徐州的危机。所以重在防守。
而徐庶的意见却不同,他来信献了夺兖州之策。
言是天赐良机,温侯当等张辽,臧霸,曹性等大军至,又有刘关张共追击,当抓紧时机,趁机夺兖州三城各境,扩大版图……
这两个人的信也暴露了他们的性格。
陈宫保守,注重防守和危机。
徐庶则以进为进,善于抓住机会。
他们说的都没错,陈宫更了解徐州的危机,他其实知道徐州不光有外敌的危机,更有内部政的危机。
陈宫虽没在信中言明,其实意会一下,吕娴便知道,袁术一退兵,高顺肯定趁势掩杀,城中若无兵,徐州境内可能会生变故。
尤其战将在外,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