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现在只有你一个人,但我很快会给你补充一些兵力,但人数不会太多,大概有一个连的样子。至于剩下的兵员,只能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司令员同志,您可以派我去那种建制不完整的团里,担任团长吗?”对索科夫来说,凭借一己之力组建一个团,哪里比得上直接到建制不完整的团里当团长来的省事。就如同股市里,自己上市哪里比得上借壳上市轻松。
“对不起,索科夫少校。”罗科索夫斯基摇着头说:“我手里目前暂时没有建制不完整的团,因此只能由你自己去组建一个团。”
“索科夫少校,”马利宁帮腔说道:“在两个月前,司令员同志被任命为作战集群指挥员的时候,方面军司令部只给了他一个参谋小组,让他到亚尔采沃地区去收容被击溃的部队,并组织起作战集群,在该地区阻击敌人。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但司令员还是凭借手里的参谋小组,快速地收容该地区的零散部队,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构筑好了新的防线。”
经马利宁这么一提醒,索科夫立即想起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回忆录里,的确提起过此事。他凭借十几个人的参谋小组,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组建起一支上万人的部队,并遵照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在亚尔采沃地区构筑了新的防线。如今罗科索夫斯基答应给自己一个连的兵力,让自己以此为基础,组建一个新的团,这大概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吧。
想到在维亚济马地区陷入德军围困的几十万大军,很快就有一部分能突出重围,如果自己把这些部队收容起来,那么别说组建一个团了,就算是组建一个师,恐怕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索科夫使劲地点点头,响亮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参谋长同志,我接受你们的任命,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独立团组建起来,并尽快形成战斗力。”
听索科夫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索科夫少校,我相信你有这样的能力,希望你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战绩。”
马利宁也说道:“少校同志,我带你去找警卫营长,让他抽调一个警卫连归你指挥。”
当马利宁带着索科夫离开指挥部时,奥寥尔开口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这位少校是什么来历?看他的年纪好像不大,怎么就当上了少校?”
奥寥尔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在战争初期的苏军部队里,至少要年纪三十岁以上,在部队里待了十年左右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少校。而索科夫从外表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他能成为少校,没准因为他是一个有背景的人。
“奥寥尔上校,”罗科索夫斯基见奥寥尔对索科夫的军衔提出了质疑,便特意向他解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