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是一个象征。若是我们拿下了这里,对德国人的士气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索科夫知道自己来自后世,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与这个时代的人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他并没有反驳卢涅夫,而是点着头说:“军事委员,也许你是对的。至于我们进入柏林之后,是否应该对国会大厦展开进攻,就看元帅同志怎么安排了。”….
索科夫的这一手很妙,他把皮球踢给了罗科索夫斯基,不管将来是否命令自己进攻国会大厦,对各方面都有一个交代。
傍晚时分,方面军司令部发来了战报,介绍今天参与进攻的部队所取得的战果。在战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参战部队的顽强战斗,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已经成功地占领了格涅夫、霍尹尼采、拉策堡地区。
西多林在地图上找到了战报里提到的位置后,兴奋地对索科夫说:“司令员同志,看来友军的进展不错。按照这个速度继续朝前推进,最多再有两天的时间,就能填补上我们和第一方面军之间的缺口。”
“参谋长同志,可不能盲目乐观啊。”索科夫知道东波美拉尼亚的战斗,进展并非如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容易,其中还有很多的反复,便提醒有点得意忘形的西多林:“面对我们的进攻,德国人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进行疯狂的反扑。别看在今天的战斗中,我们的友军占领了不少的地方,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个别区域却又得而复失的可能。”
“不会吧,司令员同志?”西多林满脸惊诧地说:“你不是说维斯瓦集团的指挥官希姆来,不善于指挥部队吗?德国人怎么可能向我军发起反攻呢?”
“没错,希姆来的确不善于指挥部队,但他手下的那些将军们,可都是身经百战的。”索科夫说道:“他们会根据形势的变化,来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只要希姆来不给他们胡乱下命令,要想尽快打败他们,还真挺不容易的。”
说这话时,索科夫的心里不免开始担心起来,假如今天进展顺利的部队,明天被德国人打个落花流水,罗科索夫斯基会不会把自己的部队投入战场?要知道,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自己下属各部队的伤亡都不小,而且也没有得到什么像样的补充,若是在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再遭到消耗,等部队进军柏林时,自己恐怕只能在后面看热闹了。
索科夫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德军在第二天出其不意地展开了反击,波涅杰林所指挥的第50集团军,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后不得不向后撤了八到十二公里的距离,并丢弃了指战员付出牺牲才夺取的皮里茨和巴恩两座城市。
当罗科索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