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很是震怒,所以说话的语气格外严厉。
格列博夫自然听出了罗科索夫斯基语气中的不满,连忙捂住话筒冲巴托夫说:“司令员同志,是元帅打来的电话,他好像很不高兴。”
当巴托夫拿起电话,就听到罗科索夫斯基愤怒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巴托夫,你给我解释一下,是谁给你的胆子,居然在不经请示的情况下,就擅自将部队从左岸登陆场撤回来?”
罗科索夫斯基的反应,早就在巴托夫的预料之中,不过他自信只要自己好好地解释一番,对方就算有再大的怒气都会平息下来。
“元帅同志,请你息怒!”巴托夫笑呵呵地说道:“我知道把部队撤出左岸地区,没有向你请示,会让你生气,不过你能听听我的解释吗?”
巴托夫是罗科索夫斯基最器重的部下,此刻听他这么说,也不好再发火,只能随口说道:“好吧,你说吧,我倒要听听,你为什么不经请示,就擅自把部队撤退到纳雷夫的右岸地区。”
“元帅同志,是这样的。”巴托夫解释说:“根据我最近的观察,我军正面的敌人在多次进攻受挫之后,实力已经被大大地削弱,根本无力再向我们发起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我再把五个师摆在左岸登陆场,就是一种浪费,同时对后勤机关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我经过仔细的思考,觉得可以将其中的三个师撤到别洛维日森林。那里有我们前期修筑的防御工事,撤下来的部队在那里休整时,还可以利用那里的地形,演练一下进攻作战。”
听巴托夫这么解释,罗科索夫斯基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不过他还是问:“就算如此,撤离部队这么大的事情,你事先为什么不向方面军司令部报告?”
“元帅同志,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敌人有可能再次对我们的登陆场发起进攻,我要是在这种事情提出撤退,肯定会招来很多的反对。”巴托夫说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经过反复的思考,觉得还是等部队撤退到了别洛维日森林之后,再向方面军司令部报告,到时就算有人想反对,看到我的部队已经撤到了森林地区,也就无话可说了。”
对于巴托夫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虽然不满,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听之任之了,总不能让已经撤退的部队,重新返回左岸登陆场吧。“巴托夫,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却欠妥。比如说你们和第48集团军是友邻部队,你们撤退的事情,为什么事先不和他们通气?友军看到你们的撤退,又搞不清状况,会影响到军心士气的,明白吗?”
“对不起,元帅同志。”听罗科索夫斯基提到了第48集团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