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分了,简直太过分了。”西多林听到这里,忍不住发作起来:“几个师级军官,充其量不过是中校或者上校,居然敢对我军的元帅如此无礼。”
“司令员同志,我还在考虑一个问题。”波涅杰林继续说道:“如果华沙的起义在德军撤退前爆发,那德国人的撤退还会如期进行吗?”
“我想不会的。”没等索科夫说话,西多林就抢着说道:“如果起义在德军撤离前爆发,德国人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取消撤退,先扑灭了城里的起义再说,否则他们在撤退时肯定会遭受到攻击,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一旦在德国人撤离前爆发起义,我不知道以起义军的实力,能否支撑下来。”波涅杰林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毕竟地下抵抗组织打打游击、袭击敌人的运输线、破坏通讯线路还凑合,如果要和精锐的德军打巷战,我觉得他们可能不是对手。”
“副司令员同志,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西多林无奈地说:“刚刚司令员也说了,华沙城内爆发起义之后,领导起义的克拉约夫军肯定会拒绝我们与他们的合作,到时起义失败了,可不能怨我们。”
听到西多林这么说,索科夫心里在想,后世的西方媒体发表了诸多居心叵测的文章,来抹黑和指责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当然也包括罗科索夫斯基这个司令员,似乎苏军故意不支持华沙的起义者,故意让他们遭到灭顶之灾。
对苏军来说,巴格拉季昂行动开始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右翼部队向前推进了600多公里。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的,苏军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了夺取有坚固筑垒并有大量敌军防守的华沙,苏军需要时间来补充和训练部队,使后勤机关跟上来。但即使如此,只要有可能,苏军依旧会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支援起义者,协助他们消灭城里的德军。
但实际情况却是,那些推动华沙起义的人,根本就不想与兵临城下的苏军和波兰军队联合。他们之所以害怕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另有打算,按照伦敦的波兰流亡正府的命令,他们要赶在苏军到达华沙之前,从德国人的手里夺取这座城市。
“司令员同志,我在想一件事。”西多林若有所思地说:“方面军的左翼部队里,不是有波兰第1集团军吗?既然克拉约夫军不愿意与我们进行合作,那可要由波兰集团军的指挥员出面,和这些部队展开合作。虽说他们的立场不一样,但却有着共同的敌人,为了将德国人赶出华沙,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并肩作战。”
“没有用的。”索科夫摇着头说:“在我离开方面军司令部之前,遇到了波兰第1集团军司令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