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不对劲。他皱着眉头回答说:“谁也没告诉我,我是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出来的。”
听完索科夫的回答,彼得的语气变得缓和:“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是别人告诉你的。你我都不是外人,我也不想隐瞒你,在十月中旬,我接到了武器装备的公函,命令我们开展把ZIS-3型76.2毫米加农炮装上坦克地盘的研究工作。由于上级要求严格保密,因此知道此事的人不多,我刚刚听你提起,还以为是我手下有谁口风不严,把这件事告诉你了。”
得知红十月工厂已经开展了自行火炮的研制工作,索科夫的心中不禁一阵暗想,连忙追问道:“厂长同志,我能问问研制的进展如何?自行火炮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投入实战?”
“很困难啊,米沙。”彼得叹着气说:“把加农炮装上坦克地盘,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多半天就能完成。但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安装在底盘上的火炮,炮口根本无法旋转。”
“为什么要旋转炮口呢?”索科夫有些奇怪地问:“难道您不知道,德国人的突击炮因为没有炮塔,炮口的旋转都是通过车身的转向来完成的。”
此话一出口,彼得那边再次陷入了沉默。索科夫不知道自己说出了什么,正想小心翼翼地问一句,却听到听筒里传出了拍桌子的声音,随后听到彼得激动地说:“米沙,你说得对,是我们钻牛角尖了,为什么非要让炮口能进行旋转呢,完全可以通过底盘的转向,来完成对目标的瞄准。”
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后,索科夫试探地问:“厂长同志,那你们什么时候能拿出样车呢?”
“恐怕还要等一个星期左右。”彼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目前还存在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火炮应该安装在什么样的底盘上?有同志说应该使用T-26的底盘,理由是如今这种坦克已经停产,但还是剩下了不少底盘,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也有同志说,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应该使用T-70坦克的底盘……”
“厂长同志,”等彼得说完后,索科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最好把ZIS-3型76.2毫米加农炮安装在T-70坦克的底盘上,同时还需要增加整车的长度和负重轮。”
“增加整车的长度和负重轮?”彼得苦笑着说:“米沙,如果真的这么改,恐怕我们生产出成品的时间,还要向后推迟了。”
“厂长同志,我觉得你们可以先按照原来的思路,直接把火炮固定在坦克底盘上。”索科夫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词汇,继续说道:“我们在实战中进行检验,以便为你们提出更多的改进意见。”
“这样也行。”彼得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