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有皇朝使臣觐见。
国师玉流烟位列一旁。
在天朝,国师便是集丞相和太傅职权为一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国师坐在皇帝右位并无不过。
使臣是皇朝派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双朝纠纷。
毕竟,一直这样僵持也不是什么办法,当然应该完全解答困惑。
玉流烟用明眸望着前来的使臣:“我开门见山,只问一句。你们皇朝是否有意刺杀陛下,毁掉我们两国的邦交?”
使臣直视着玉流烟,面无改色的回道:“不曾。”
玉流烟听后,循循善诱:“我们已经证据确凿,你们还敢狡辩?”
使臣一脸轻蔑:“那就请您拿出证据。”
玉流烟神态缓和:“来人,传证人!”
由是,证人面圣。
证人是一渔夫。
虽是渔夫,但丝毫不减乡野之气,反倒清风迎客、悠然自在。
他一见皇帝,尊敬的朝拜。
玉流烟是在一隍城庙与其相识的。
初遇时,他在庙内礼佛。
只见他礼节有佳,跪拜菩萨,阐述心中之言:“菩萨,我有一事相告。”
他一脸虔诚说道:“有一日,我在江畔捕鱼。撒网捕鱼时,发现一漂流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这才发现,是一密信。”
玉流烟听到这,主动从菩萨后现出身来。
玉流烟先隐藏身份,他们开始了漫长的谈话。
这段时间的交流,让渔夫和玉流烟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成为了一对挚交。
他们口若悬河,谈政治、谈家庭、谈文学、谈人生。
皇帝被刺其实一开始只是调查和推测,的确抓住了刺客,但刺客衷心,已经自尽而死。
于是,皇帝下令让玉流烟寻找其他的证据。
正当玉流烟一筹莫展之际,停在了这城隍庙。
很有预觉,便听到了此番。
谈话结束后,玉流烟主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自己此次出行的目的。
渔夫并没有感到惊讶:“我早在第一面见你,便认出了国师。”
玉流烟有些好奇:“你是如何认出我的?”
渔夫笑回:“世人都说国师冷颜寡世,器宇轩昂。我一看便知。”
玉流烟皱了皱眉:“仅凭这些?”
渔夫没有愤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