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弥补的可能。

  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传回洪承畴投降李定国的消息。

  这就说明李定国不想把此事高调公开化处理。

  那么阿济格就可以把事情暂且压下,甚至对外公布洪承畴已经返回陕西。

  与此同时他会向京师上一道奏表,禀告多尔衮四川发生的一系列事。

  发生这么一场惨败,想压是不可能压得下去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计就计,把责任推到洪承畴的身上。

  相信京师八旗子弟得知惨败后,会把怒火都撒向洪承畴。

  凭什么所有人死了,惟独洪承畴没死。

  如果他们的注意力被引导,一致要求处死洪承畴,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反正阿济格手头没人,随便拉个俘虏死囚处死了就是,到时禀报多尔衮就说洪承畴已经被他就地处决,想必多尔衮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怪罪阿济格。

  阿济格和多尔衮不同,他不大喜欢启用洪承畴这些汉人。

  包括之前在皇太极朝很受重用的范文程,阿济格是打心眼里对他们鄙视的。

  汉人说到底也是汉人,不是高贵的满洲勇士。

  汉人自己不是也有句话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汉人只能用重不能重用,若是对他们委以重任,难保不会做出什么让人吃惊的事。

  就比如洪承畴。

  想到这里阿济格还是有些恨得牙根发痒。

  他招来幕僚,当即便给多尔衮写起奏疏。

  如今陕西的兵力总体还算够用,但要想大举对外用兵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毕竟陕西也是要派兵把守的,总不可能学诸葛亮唱空城计吧。

  洪承畴这厮真是把大清对四川、湖广的全盘计划都给毁了。

  写完奏疏,阿济格决定到西安城外跑马散散心情。

  当即招了一众亲兵打马而去。

  ......

  ......

  “父老乡亲们,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啊,凡是种植这种叫做土豆的粮食,都可以免交三年赋税,三年赋税啊。”

  成都桃源村中,一个县吏正卖力的解释贴在村头的告示。

  “土豆耐旱耐寒,对土地没有过多的要求,便是零碎的山间田地也可种植。最关键的是它亩产高啊,种上两三亩,一年全家不愁吃喝。”

  县吏唾沫星子横飞,说的津津乐道。

  而一众桃源村的村民都一脸木然的看着他,就像看傻子一样。

  良久,终于有一位老汉按捺不住主动问道:“差爷,若真像你说的那样,为啥之前的人不种土豆?”

  那县吏深吸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