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兵去山东送死,是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吗?
刘良佐虽然书读的少,但也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东虏又不傻,看到明军占据了山东,肯定迟早会派大军来打的。
到时孔有德等重兵一至,红衣大炮往那儿一摆,德州城还有守住的可能?
识时务者为俊杰,刘良佐自然不愿意给残明小朝廷陪葬。
何况那小皇帝待他着实不怎么样,凭啥左良玉、郑芝龙、高杰、黄德功等人都封官进爵,就他和刘泽清没有?
就冲这点老子反你就没商量!
看看降清的那些前辈吧,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被分别封为恭顺王、智顺王、怀顺王。沈志祥那厮降清后也被封为续顺公。
佟家、祖家哪个不是吃香喝辣?
即便是刚刚降清的吴三桂,不也是被封为了平西王吗?
当然,吴三桂献出山海关这个功劳确实是大。
这也给刘良佐提了个醒,降清的时候一定得送上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越大越好,因为获得的封赏多寡与之直接相关。
刘良佐认为光是带去两三万士兵还不足以体现诚意,是以他准备拿下山东,作为给清廷摄政王的见面礼。
如今高杰北伐,整个山东是神策军在驻守。
这是一支天子刚刚编练不久的军队,战斗力肯定十分有限。
刘良佐认为只要他率军杀至,便能大破神策军,拿下山东诸城。
至于秦拱明部,就放在最后收拾。
一旦拿下德州,山东的北大门就控制在手中。
刘良佐便可以派人去北京请求清廷接管山东。
想必清廷摄政王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定会大为欣喜吧?
为求稳妥起见,刘良佐决定和刘泽清一同出兵。
二人都受到了明朝小皇帝的冷落,自然是一拍即合。
刘泽清原本就是山东总兵,神京沦陷后一路逃到了南直隶,对山东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
他建议绕过徐州直扑济宁州。
这也正合刘良佐之意。
四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徐州,吓得李本深缩在城中不敢出门。
刘良佐、刘泽清率军绕过沛县,沿着南阳湖一路北上,一路过湖陵城、谷亭镇、塌场口,直至济宁州城下。
刘泽清建议以增援山东的名义骗开城门,兵不血刃的拿下这座重镇。
刘良佐欣然同意。
他派人前去叫门,无果后又写了书子绑在箭上射入城内。
谁知那济宁州的守将却是个谨慎的,说什么也不肯打开城门,反而调兵遣将在城头布防。
刘良佐见状大怒。
他可以不打徐州却不能不打济宁州。道理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