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严惩不贷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情。

  这种人毫无大是大非的观念,心里只有自己一家一姓的私利。

  “拟旨。沈三贯、沈括、沈忠囤货居奇,哄抬粮价,着令刑部验明正身即刻处斩。沈府男丁一概流放崖州,女眷充入教坊司。沈家家产一概抄没,归入内库。济盛昌诸人虽非首恶,但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每人杖责四十,以儆效尤。”

  赵信犹豫了片刻道:“那提供线索的伙计可也要杖责?”

  朱慈烺淡淡道:“功是功,过是过。他为此案提供线索,赏银不会少他的。但他亦为虎作伥过,若不责罚于他,置国法于何地?”

  “圣上英明!”

  赵信连忙拍了一记马屁。

  “这件事赵卿办的很好,朕心甚慰。”

  朱慈烺对赵信称赞了几句,抬手道:“平身吧。”

  赵信连忙站起身来恭敬道:“这一切都是陛下决策之功,臣不敢居功。”

  “随朕走走吧。”

  朱慈烺背负双手,踱步朝殿外走去。

  “赵卿觉得朕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慈烺走到平台上,拍着一根汉白玉栏杆突然发问。

  赵信吓了一跳,这个问题叫他怎么回答?

  “陛下自然是中兴大明的雄主。”

  思忖再三,赵信只得给出一个最稳妥的答复。

  “朕自然是想做中兴之主。但满朝文武几百人,与朕齐心匡扶大明的有几个?”

  朱慈烺联想到前不久东林党和勋臣密谋叛乱,忽生感慨道。

  “匡扶大明不是朕一个人想做就能做到的,需要君臣同心啊。”

  赵信额头已经渗出了汗水,心道陛下为何会突然有此之言。

  “沈家操纵米价的事情绝不是这么简单。”

  朱慈烺不疾不徐的说道:“朕认为他们在朝中有内应,故而才能将时机和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若不是朕在内帑提前备下了一批存粮应急,这次南京城中怕是真要饿死一大批百姓了。”

  他稍顿了顿,继续道;“不过就此至少可以断定,这内应不是内廷而是外朝的。朕要赵卿帮朕查出此人究竟是谁!”

  得朱慈烺如此信任赵信心情十分激动,双手抱拳道:“臣领旨!”

  ......

  ......

  山东,德州。

  半个月前传旨的小黄门抵达德州,在总兵府当众宣读圣旨,代天子褒奖了德州将士。

  与小黄门同行的还有几百名工匠。

  这些工匠基本都是泥瓦匠、石匠,为的是在德州城外围建造一批棱堡。

  对此,秦拱明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早在孙承宗主政辽镇时,便有过修筑堡垒群抵御东虏的策略。虽然这个策略最后并没有把东虏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