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操纵粮价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推荐票!感谢书友神の豆腐、书友甲学生,书友五千年文明的100币打赏~)

  “那,那怎么办?”

  见儿子这般无用,沈三贯长叹一声道:“扩儿啊,平日里让你多去柜上跟着学些东西,你就是不听。整日和一帮酒肉朋友拈花惹草,竟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看不明白。”

  见父亲责怪,沈括连忙道:“儿子知错了,还请父亲指点。”

  沈三贯面色一板道:“为父且问你,粮价为何会变?”

  沈括心道这算是什么问题,父亲也太看轻我了。

  “回父亲大人的话,农户种粮看天吃饭。若老天爷赏脸,收成好了粮价自然压的低。若天灾不断,旱灾蝗灾跟着来,那必定颗粒无收,只能靠仓中存粮,粮价自然就涨上去了。”

  见儿子一副沾沾自得的样子,沈三贯更是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哼,那我且再问你,本朝何处产粮最多?”

  “自然是湖广。”

  作为南直隶首屈一指大粮商的儿子,这么简单的问题沈括还是能答出来的。

  自家常常会雇船队从武昌运粮拿到南直隶来卖。

  走水路运送粮食耗损甚少,一进一出却是能够赚取不少的差价。

  原先南直隶也是产粮地区,甚至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

  但自嘉靖朝奉行改稻为桑的国策之后,江南尤其是浙江、南直隶等地多把农田改为种植桑树。

  种植桑树带来的收入虽然高了,可粮食便不够吃了。

  江南人口稠密,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只能从湖广调粮。

  是以便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对自己给出的答案沈括十分满意,等着父亲赞扬一番。

  可沈三贯却继续问道:“如今湖广粮价如何?”

  “这...”

  沈括有些挠头了。

  他只知道湖广产粮最丰,但具体粮价如何却不知晓。不过应该不会很高吧?

  “孩儿不知。”

  沈三贯冷冷道:“如今襄阳、德安、荆州、承天四府在闯部白贼手中,与朝廷官军对峙。官军几十万,军粮消耗甚巨,今年以来粮价已经翻了三倍了。”

  沈括连忙道:“这不是好事情吗?湖广的粮价涨了,咱们跟着涨,合情合理啊。”

  这下沈三贯真的要气吐血了。

  “你,你怎么如此愚笨啊!”

  沈括一脸委屈,嘟囔道:“儿子愚笨还请父亲明示。”

  沈三贯哼了一声道:“湖广自成一系,粮价怎样朝廷管不了。但若是南京的粮价也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