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余晖_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张廷玉的忧虑不无道理。
  更多的通商口岸被开发出来,各省都享受到了对外贸易的红利,军头们在赚到钱后立即扩军备战,更多的传教士深入内陆,传播他们的信仰。
  凡此种种,天心城的权威逐渐崩溃。
  景炎十三年三月初六日,皇帝在文华殿召见了内阁群臣,向大臣们施加压力,促成倭国开发。
  “倭国的开发应当尽快组织,我已照会英国、荷兰等国大使,商议贷款三十万亿齐国币,用于基础建设。”
  周围鸦雀无声。大臣们对开发倭国表现得十分冷漠。
  这也难怪,无论是张廷玉还是岳中奇,他们对倭国的观感都十分糟糕,他们中很多人都近距离观察当年经营倭国惨败的悲剧。至少在当下,任何理性的人,都会对殖民倭国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对一群农耕时代走来的仕人解释殖民海外的重要性,显然是不知好歹,刘帆也没有说服这群老人的能力。
  “陛下难道忘了太宗皇帝经营倭国的故事了吗?远的不说,就从袁崇焕经营长崎说起····”
  刘帆打断张廷玉,怒道:“袁少保还不晚吗?什么算晚?是不是要从徐福东渡扶桑说起!”
  张廷玉脸色涨红,不再说话,其余人也都低下头。
  景炎皇帝见开发倭国得不到大臣们支持,只好退一步道:“如果诸位不赞成开发倭国,不如先委派些军官士卒过去,替换先前的驻军,为后面的大规模移民做好准备。”
  “陛下是觉得目前驻守倭国的兵团有什么不妥吗?”
  刘帆脱口而出道:“在海外太久,该回来了。朕这次计划增加驻军规模,至少招募三万名新兵,此事由国防部负责,拟定一个详细方案,交给国会商议定夺。”
  听说要替换驻守倭国的军队,大臣们面面相觑。
  皇帝的诏命总是这样意出尘外,让人捉摸不透。
  年羹尧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大国防部权力的机会,准确说是扩大自己权力的机会。
  目前驻守倭国的军队来自各省,兵权归于各省巡抚总督,由于经略倭国长期入不敷出,所以各省早有撤军的提议。

  不过现如今皇帝有意加强倭国基础设施建设,一位当下也不管其他人意见,大声道:“陛下圣明,驻军早该改换了,若建设得力,以后有了倭国这个市场,再不会发生列国制裁大齐这样的事了。所以应当尽快派兵。”
  ~~~~~~~~~~~
  五月初二日,一百多名军官率领一万名战兵,以及数量相近的民夫、商人,踏上了前往倭国的路程。
  他们从天津卫出发,首站便是长崎。
  董邵伟也在其中。
  董邵伟现在的任务不再是像在北美洲那样四处驱逐原住民,而是要率领手下五百名工兵修建长崎铁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