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第八兵团_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充驿道,设置兵站等基建工作,随着齐国不断扩张而大规模推进。

  齐军每攻克一地,便就地修路置站。

  武定元年六月,蒲刚占据临清;次年三月,太上皇又亲率大军,取得对左良玉用兵的胜利。

  太初元年,布木布泰率科尔沁归附,遂“设开平卫(治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置八兵站:东则凉亭、沈阿、赛峰、黄厓四驿接大宁(即大宁都司,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西则桓川、威虏、明安、隰宁四驿接独石(即今河北独石口)”③。

  太初三年,邓长雄平定山西,随即“改前明驿站,开筑道路,各广十丈,凡六十里置一兵站”④。

  大齐平定山西、陕西(东部)、蒙古、山东、河南、江西、湖广、苏杭和辽东广大地区,对前明驿站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驿站为兵站,赋予其更多的军事价值,帝国兵站如血管般延伸向全国各地。

  至广德二年,大齐兵站与驰道形成以沈阳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交通网络。

  广德八年,南北大运河疏浚成功,海漕并存,海运空前兴盛,江海两岸水驿大兴。

  史书记载:“水马驿栉比蔓绵”⑤,出现了水陆海四通八达的盛况。

  得益于水泥驰道的铺设,战马的改良,马车减震技术以及蒸汽动力的逐步运用。

  帝国交通,达到了两千多年来最快的速度。

  以前各朝代,驿道一昼夜最多能跑500里。

  大齐的马递传送公文的,最巅峰时,一昼夜能达到1000里(广德三十年后)。

  齐武帝征伐马六甲,从南京将骑兵投送中南半岛,路程超过七千里,通过驰道只用了十一天。

  齐宣宗平莫卧儿王国叛乱,兵发德里,从西南到德里路程8000多里(跨越喜马拉雅山脉),西南兵团只走了十五日。

  由于帝国交通太过发达,到刘堪统治后期(1680年代),大齐都城有20万匹马,而每匹马每天会产生三十斤左右马粪,一年下来就是10万吨马粪。

  马匹造成的城市污染,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后来的雾霾。马粪不仅散发臭味,观感令人作恶,还是苍蝇、寄生虫和传染病的温床。因为很多马匹过度劳累,死在街头也是很常见的。

  所以,后期蒸汽机车代替马车,不仅是技术上的大势所趋,也是城市卫生的必然要求。

  ~~~~~

  “攻打倭国,不知是几年后的事情。”

  “老李,快了。”

  第八兵团总训导官李文彪随赵率教前往太仓。

  三月初,第八兵团抵达南京,在城外休整半个月,没等来浮海攻打倭国的命令,却被告知去江南平叛。

  大家心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