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进的官员便越多。
朱由检则全程冷眼旁观,大行皇帝丧礼未成,他还没正式继位,严格意义上讲,他还不算是大明天子。
更重要的是,百官没人真拿他当皇帝。
倒是冯家几个勋贵,不停上蹿下跳,和百官唇枪舌剑,反对刘招孙,要求信王立即继位。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折腾了五六天,直到京城爆发刺杀事件。
五月二十五日,一直坚定反对平辽侯的定西伯冯唯忠被人刺杀于家中。
一起被杀的还有他的两个妻妾,据现场侦查,凶手不止一人。
京师哗然,百官惊惧。
原本就紧张危险的政治氛围变得更加凝重。
平辽侯派出情报局联合三法司兵马司,全城展开搜捕。
最后,两名凶手到刑部衙门投案自首。
不等审问,他们便对刑部官员供认不讳,自称是平辽侯追随者,不忍见其受辱,于是决定一死报效······
此言一出,锦衣卫和刑部更不敢接这案子。
大家都认为刺客是刘招孙派来对付勋贵,为的是杀鸡儆猴。
刘招孙无语。
他真心没派人行刺对手。
于是让裴大虎沈炼去刑部审问。
刑部官员很爽快将这烫手山芋丢给沈炼。
一番审讯后,确认两人不受任何人指使。
正如他们所说,是自发行动。
平辽侯听后,仰天长叹:
“本官真要成董卓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两名刺客被擒后第二日,京师又发生刺杀案件,对象仍旧是勋贵,动机完全一样,好在刺杀未遂。
刘招孙终于知道权力游戏的可怕。
他下令,依大明律将三人斩首。
忽然想到明治维新后,岛国军部暴走,最后导致国家完全失控,走向二战失败的深渊。
无论如何,这种刺杀不能被鼓励。
好在开原军中还没人打算进行“天诛”。
刘招孙让森悌马士英加强宣传,不可让战兵受民众狂热情绪影响。
斩杀三个狂热分子后,恐怖刺杀逐渐平息。
刘招孙奸臣贼子的形象,再也洗不掉了。
他最后安慰自己:
事已至此,只有顺势而为,走一步算一步。
顺势而为的结果是大明王朝的权力加速向自己集中。
在群臣力谏下,平辽侯的大帐被从左安门瓮城搬到富丽堂皇的太师府。
所谓太师就是张居正。
万历十二年,张居正被抄家鞭尸后,他在京师花费重金置办的宅子也被万历皇帝没收。
如今,这座豪宅成了平辽侯府邸。
此事成为一个信号:
平辽侯将成为张居正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