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辽军的攻势。
宋军的数量要多过辽军,再加上周辰的铁血命令,战场之上无人退后,纵然辽军骑兵再强,也无法突破宋军的防线。
只是这样一来,宋军的伤亡数量要远超辽军。
周辰久经沙场,见惯了生死,知道为了胜利,伤亡是避不可免,所以他的心肠能狠的下来。
倒是他的儿子周柏,这些日子见多了生死,精神都有些恍惚,心性上还是没磨炼出来。
这次跟上次征讨西夏不同,那场战役在周辰的指挥下,几乎是以碾压式的胜利结束,而这次,虽然他们每次都能抵挡住辽军,甚至还不断地击退辽军,取得胜利,但伤亡程度远远超过宋夏之战。
辽军本就只有十五万人,一开始被周辰出其不意,斩杀俘虏不少,后来又被周辰围战,纵然杀伤了无数宋军,但他们自身也是伤亡惨重,尤其是被宋军针对的轻骑兵,更是损失惨重。
一个多月下来,十五万大军,折损过半,刚好又进入了冬季,粮草缺乏的情况下,辽军不得不后撤。
周辰击退辽国大军的捷报传回汴京,朝野上下一片震动,即便是看周辰不顺眼的那些文官,也都是松了口气,没再像之前那样针对周辰。
至于民间,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周辰本就是大宋名人,少年成名,之前覆灭西夏,现在又击退辽军。
一时间,他在民间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即便是年幼的孩童,都知道了大将军周辰,很多百姓更是称周辰为大宋战神。
宋辽战争是暂时停止了,但奇葩的事情再次发生,宋朝官家赵祯再次派出使者前往辽国,要跟辽国进行和谈。
对于朝廷上下的各种骚操作策略,周辰已经习惯了,这些大老爷们,根本就没把前线的战士们当人。
打输了和谈,打赢了还和谈,在他们眼里,前线战士的死活根本就不重要,战争的胜负也只是他们谈判的筹码而已。
输了就要多进贡岁币,金银财帛,土地资源等等;赢了则是少进贡些,反正不管输赢,他们都是把自己放在了弱势位置。
也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一直视辽人为蛮夷,认为辽国攻入中原,就是为了抢些黄白之物,抢些粮食之类。
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赏’给他们点,将他们打发走就行,根本没必要开启战争。
在他们看来,打仗耗费银钱,最后还要进贡岁币,还不如不打仗,直接给钱来的划算,天下安稳不好吗?
用银钱和尊严来祈求敌人放过,也就宋朝能做得出来了。
辽国皇帝本来就因为打了败仗而暴怒,一听宋国居然要和谈,也是很懵,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派人接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