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就在于,条约是可以随时撕毁的。”程千帆说道,“苏俄暴露出孱弱的本质,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帝国不应该再犹豫了,应该果断出击,与德国人双面夹击苏俄人。”
“你啊,是一口一个与德国人双面夹击。”今村兵太郎轻笑一声,指着宫崎健太郎,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德国人的说客呢。”
他摇摇头,说道,“‘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此条约对于稳定北部边境有重要意义。”
程千帆便嘿嘿一笑,说道,“要是按照老师这个说法,帝国陆军百万勇士都是德国人的说客了。”
“你也说了,是陆军。”今村兵太郎说道,“你要知道,在海军那边,甚至是在内阁内部都有不容忽视的力量,认为帝国应该南进。”
“海军马鹿目光短浅。”程千帆面色一沉,忍不住说道,“只有北进,占领远东,从陆路打开占领欧罗巴的通道,帝国政府寰宇的宏伟蓝图才能够得以实现。”
今村兵太郎看了自己的学生一眼,摇了摇头。
宫崎健太郎这个家伙啊,这就是狂热支持帝国北进的热血年轻人啊。
……
“老师,您是支持北进,与德国人会猎苏俄,还是支持帝国南进,进攻东南亚?”程千帆看着今村兵太郎,问道。
他的眼眸中是好奇的神色。
“怎么,还想要从我这里打探外务省对此的态度?”今村兵太郎轻笑一声,说道。
程千帆就嘿嘿一笑,对于自己的小心思被今村兵太郎看破,完全不在意。
今村兵太郎自己则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外务省对于‘北进’还是‘南进’的态度选择?
事实上,外务省的态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五年前,《反红色国际协定》签订后,外务省曾配合陆军对苏俄施压,支持关东军在满洲边境的军事挑衅。
此后才有了三年前的张鼓峰事件,以及两年前的诺门罕之战斗。
也正是帝国关东军在诺门罕惨败后,外务省这边也意识到苏俄远东军力强大,意识到关东军恐怕很难对苏俄远东军事力量形成压制。
也正是因为此,外务省的内部,随后实际上是对“北进”的态度转为消极了的。
“你觉得松冈阁下是支持‘南进’方略的?”今村兵太郎问道。
……
“难道不是……”程千帆下意识脱口而出,而后他闭上了嘴巴,就那么的看着今村兵太郎,因为他知道今村兵太郎既然这么问,肯定是有原因的。
“松冈阁下实际是亲近德国反对苏俄的。”今村兵太郎说道。
实际上,外相松冈洋右是外务省内的亲德反苏派的代表,他主张帝国应该“北进”配合德国。
虽然松冈洋右阁下推动了《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但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