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力解决,有了光照就提高了安全,再加上公安日夜巡查,最大可能的保障安全。
这些东西很好的满足了晋陵人民的需要,填补了晋陵的空白市场。
见王言对自己挑眉,徐书记反应过来,笑着说:“金州化工?”
一来上面还没有定论,二来,这涉及到晋陵人民本身的选择。
主要是因为工厂多是三班倒的,人停机不停,职工们的作息不一致,但都有着同样的消费娱乐需求。所以县里开的各种的戏院、麻将馆、澡堂、影院、图书馆、新华书店、国营商店、国营饭店、供销社等等场所,全都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
当然人太多,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但总要保证一定的消化速度才是。
在去年,县里给小商小贩划了一条街摆摊,当时就已经规划了市场。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城西边已经多了一排的钢构框架的棚式建筑。
既遮风挡雨,又集中管理小商小贩,同时进行拆除作业也很简单。除了已经盖好的楼房,已经划好了片的工业区,其他的所有建筑都是准备着以后拆除的。
如此在这边的市场凑了一圈的热闹,王言溜达着往厂里回去。
外人来开店,肯定会赚钱,那么厂里人呢?他们想开店怎么办?钱又怎么算?福利给不给?凡此种种,全都是问题。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开店的诉求,跟县里反映了不止一次,以前县里也有一些想法。但对于这件事,县里和厂里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协调是协调,可不是支援。”王言说道,“我们是帮扶周边贫困的兄弟,给周边的人民提供一个赚钱的路子,先进带后进,让大家伙都过上好日子。
而且另一方面,随着外来的流动人口的增多,县里的情况会更加的复杂,社会治安、稳定的问题,黄赌毒的问题,这对我们的公安系统来说是个挑战。”
每天进出县城,或是送原料,或是拉走晋陵产出的货物,计有上千车次。火车站的货运能力更强,运送来去的货物自然也更多,繁忙的很。
还有各种的小吃摊子,羊汤、大饼、馄饨、包子等等五花八门,真是热闹的年景。
“姐夫好。”杨巡挠着脑袋,不好意思的嘿嘿笑。
肯定不能什么人都能落户晋陵,享受咱们的福利,那咱们县里的人民怎么想?他们累死累活干出来的,让别人过来混吃混喝?
王言背着手,拥挤在人潮中,享受着这种热闹。
这里卖的东西五花八门,鞭炮、对联、红纸、黄纸、糖果、茶叶、饮料汽水、衣服鞋帽以及各种的小商品、鸡鸭鹅及各种蛋、猪马牛羊驴狗、鱼虾海鲜,不少都是现杀。
“绝对不能让人轻易的迁户口,我们哪顶的住那么巨大的福利开支?县里的建设肯定是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