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后来还与孙策大战百余合,胜负未分。孙策的江东小霸王之名,不是吹出来的,可是杀出来的,由此也看见太史慈的强大,在一众武将之中,那也是站前排的。
至于太史慈吹捧王言的话,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毕竟王言每天接触不少士子,大家基本一样,都是如此说辞,毕竟他确实干了那么多的事儿,听多了自然无感。
不过真说起来,现在刘关张三兄弟,反倒是因为他而扬名天下,只不过有些为人小看罢了,毕竟都没交过手。按照当前大家一惯遵循的吹牛逼原则,人们以为刘关张三人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毕竟吹牛逼谁不会啊,韩馥还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呢……
只能待到日后刘关张三人开始杀猛将了,那时候人们就知道王大将军到底有多猛了。
笑了笑,王言问道:“子义有何能?不必谦虚,惺惺作态实非大丈夫可取,直说便是。”
太史慈愣了一下,似是没想到王言如此直白,不过转而想到王言出身黔首,便又恍然大悟。想了想,他说道:“慈善射,弦不虚发,有勇力,可为上将。”
说的很简单,也很有力量,展示出了他对自己的自信。
人们都这样,谦虚起来要人命,可要是不谦虚,没有哪个觉得自己差劲,不过太史慈说的确实没错,他确实能为上将。
王言点了点头,笑道:“吾观子义气度,便有上将之资。然吾治下规矩,不同中原,军中法度,亦不尽相同。吾欲遣子义为一小卒,熟悉吾军法度,来日再与任用。自有其能,必能简拔于行伍,子义可愿否?”
先前周仓、裴元绍二人便是如此安排,不过俩人差距不小,周仓已经升到了兴武卫领军两千的都尉,裴元绍则是英武卫的军侯,差了两级。
当然这两年除了骁骑营总在冬日北上,其他的军队没什么大的战事,不是战功升官。而是王言他综合两人的表现,给予的升迁决定。并且周仓以后还能再升,独领一卫,做个封号校尉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是目前他手下武将的巅峰成就,可称一方大佬。
“但凭将军差遣。”太史慈起身拱手作揖。
王言能感觉到太史慈的不服,这是正常的,强者往往都对自己有着莫大的自信,毫无疑问,太史慈是个强者。
他摇头笑道:“口不称心,子义不诚矣。知汝胸有大志,不甘为一小卒,吾且问汝,何为将之道?”
“严军纪,明军法,足发粮饷,此三者强军之要,亦为将之道。若由吾领军,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严明军纪,赏罚分明,不克扣粮饷,让士兵吃饱饭,这样的军队就能练好,能做到这些的将军,就能打胜仗。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