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频数”的潜台词是,女真各部的朝贡对朝廷来说,是赔本的买卖,是花钱的安抚。朝贡次数不要太多,能少就少,朝廷的钱也是钱。
最后,“其有市易生理,随辽东开原交易,不必来京。”这是具体的办事条例。朝廷也知道,女真各部频繁前来朝贡,一个是图那点赏赐,另一个就是想要交易货物。就让他们在边镇朝贡贸易,土特产卖完就打发走,不要到顺天府京城来“要饭”。这还是为了省钱省事,朝贡使者来了京城朝贡,肯定要见皇帝。那为了大明的体面,为了皇帝高兴,肯定要赏赐的更多。
并且,每次有外藩使者上京,沿途负责接待的各处驿站卫所,有门路的都会报上一大笔钱粮,趁机销账。没门路的则穷困的厉害,甚至供不起使者大几十上百人的队伍吃喝,容易让蛮夷闹出事情。正统年间的番邦朝贡,就弄出过几次乱子…至于像朝鲜使者那样能掏得起腰包,自己买吃食酒水,又从不闹事的,毕竟是少数。穷苦的女真各部明显不在其中。
“圣皇帝在上!穿过海西诸部的地盘,从吉林船厂南下,进入辽河浑河流域,就到了真正的大明边疆,到了足足数千里的边墙!那边墙周围的大明堡寨,一处接着一处,各个依山傍水、险要难攻。那是如同‘金阿林’白色山脉一样的不落边墙!是永远也不可能有女真部落,能够凭借武力打进去的!…”
说到辽东边墙防线的牢固,哈儿蛮部酋长阿力大为感慨,就像是回忆起了巍峨的大小兴安岭。在这个时代,辽东边墙确实是不落的要塞群,从来没被强大的蒙古人攻破过,松散的女真各部就更不用说了。而辽东镇的坚固程度,也是九边军镇之首,甚至要超过“山河表里”的宣府、大同。
“至于开原卫,位于辽阳城北大概四百里,离边关很近。只要过了连绵坚固的辽东边墙,就能一眼从镇南关上看到。我之前的五次朝贡,除了第一次去了辽阳,见到了辽东总兵外…其余四次,就都在开原卫,不许‘深入窥伺’。开原卫那儿,有专门检查铜印贡书、负责朝贡事宜的内宦大监。他们代表大皇帝,接受各部朝贡的贡品,赏赐两顿上好的宴席酒水,最后赐下朝廷的回礼…”
“从觐见朝贡到赐下回礼,总共大概十天半月,有时长有时候短。而这段时间,就是各部唯一能获得许可、在边墙内贸易的时候了。开原卫有一处大集镇,还有不少有背景的皮毛商人、马匹商人…他们会‘高价’收购我们的货物,让我们换回不少粮食、盐和布匹,甚至能让我们带走一部分铁器!”
讲到开原集市的繁盛,哈儿蛮酋长阿力面露憧憬,连眼中都流露出渴望。那个人口数万的大集镇,已经是他这个熟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