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中举_叩问仙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某自己心知肚明。”

        陈真卿闷了一口酒,长叹一声。

        “高中解元,总不是坏事。此为进身之阶,兄台终于能够大展抱负,何必如此,”秦桑微微摇头。

        “抱负吗?”

        未饮多少酒,陈真卿似乎有些醉了,眼神迷离,“老师年事已高,虽重返朝堂,却有时不我待之感。在老师的门生之中,我并不出众,且赋闲多年,论为官、论政务,远不及旁人,帮不到老师什么。”

        顿了顿,他沉声道:“我已想好,倘若有幸金榜题名,便请外放边关诸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求百年之后,还能有百姓记得陈真卿三个字!”

        说着,他看了眼玉朗和小五,“陈某不日便要携带家眷,赴京赶考,此次一别,只怕难再回来了。唯一记挂的,就是这些门生。”

        玉朗眼眶泛红。

        小五安静坐在秦桑身边。

        这些年,他们和陈真卿朝夕相处,这份情谊,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

        秦桑看出陈真卿的心思,微微一笑,“兄台想说什么,不妨明言。”

        “可否让玉朗接手学堂?”

        陈真卿的话吓了玉朗一跳。

        “啊?我?”

        玉朗完全没想到夫子会将学堂交给他,一下子站起来,指着自己。

        “想要接替陈某的人,属实不少,不乏有真才学之辈。不过,他们的心思岂能瞒得过我,只怕不会甘心留在乡野,做一名夫子。玉朗的品行、学识、才情,有目共睹,足可为人师!若非他不愿出仕,我们师徒定能同登桂榜,传为佳话!”

        陈真卿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秦桑。

        秦桑才是玉朗真正的师父,如果秦桑不允,一切休提。

        这时,有求药之人进入道观。

        秦桑扶案起身,对玉朗道:“为师不做干涉,你自己好好想一想,能否担得起。”

        ……

        两年后。

        仲夏时节。

        学堂里读书声朗朗。

        竹林吹来阵阵清凉之风,消减了几分暑气,已经成为夫子的玉朗,在蒙学巡视了一圈,登上竹楼。

        竹楼上传来阵阵争论的声音。

        并非在吵架,而是一群才子在辩论经义。

        陈秀才走了,学堂里的学子却没有变少,甚至县城里的才子也更喜欢来这里吟诗弄墨了。

        “玉朗兄来了,快来给我们评评理!”

        看到玉朗,众人哗啦围了上来。

        玉朗执掌学堂,虽为夫子,但和在场的大部分人年纪相仿,便互相称兄道弟。

        好不容易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