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长看起来还有点儿不甘心,无论神道、王道、圣道,凡人都要依附于他人,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是也不是?”
清源微微一笑,“你只看到修行者为刀俎,凡人为鱼肉,难道没有看到修行者之间,凡人之间,亦有强弱和欺压?我将那银家小姐和缙县鬼神说进故事里,他们能奈我何?如若人人皆可修行,炼气修士不就成了现在的凡人,而且大千世界能够承受吗?君不见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秦桑也看向弟子,沉声道:“忘记夫子之言了?人无志而不立,但切忌空谈,好高骛远。”
“不错,凡间有句话说得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想要改变这个世道,唔……至少先追上你师父再说。”
清源饮尽杯中水,拿起茶壶。
“弟子谨受教,”玉朗如梦方醒,连忙将茶壶接过来,给清源和师父倒满。
茶水潺潺。
他的心思似乎也静了下来,端端正正坐下来,眉头不再皱着。
秦桑和清源继续之前的话题。
“在修行界,关乎小乘、大乘的争论,逐渐有甚嚣尘上的趋势,佛门尤为激烈。不过也有例外,譬如道门丹鼎一脉,修的虽是小乘道法,却有大乘的气度!”
清源面露敬佩之色。
秦桑心中一动,终究没能忍住,问道:“此言何解?”
清源拿起手中的折扇,在虚空画了个大大的圈。
“大千世界,五行灵气无处不在,通过感悟五行修炼,相对其余诸道,可以说是最容易的。
“等迈入道途,再改修旁道,相当于在鸿沟上方架设一座桥梁,虽然这座桥是通向其他方向,但在陆地上行走,无疑比直接飞越鸿沟容易得多。
“传闻,这座桥,正是源自道门丹鼎一脉!
“当初道门总合五行,创出金丹之道,直指大道,随后竟将道法传诸天下。
“自此人族修炼,仿佛便找到了根基,无论何门何派,先修五行法门迈入修行之门,再逐渐明晰道途,去追寻自己之道,堪称万法总纲!
“人族大兴,盖压大千诸族,道门功不可没!
“五行灵根,也成为人族最重要的天赋判别之法。
“丹鼎一脉的修行境界,炼气、筑基、金丹乃至大乘,也随之盛行天下,并日趋完善。
“每跨过一个境界都伴随一次蜕变,条例清晰,令人信服,而今已被世人奉为圭臬。
“由此可见,当初丹鼎派将最后一个境界命名为‘大乘’,绝非随意为之!
“修道度己,道法度人,这是何等的功德!”
这番话,为秦桑带来深深的震撼。
他在符箓界阅览道经,曾见过一些关于丹鼎一脉的记载,知晓丹鼎派曾经和符箓派并称,是道门最重要的两大流派。
由于典籍不多,秦桑只能雾里观花,猜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