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说,你们领导找你干嘛?”
张叹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放回兜里,说道:“编剧部部长找我不是很正常吗?”
“那没必要带本小本本吧,张叹你是马屁精,是不是像电视上那样的,领导在台上讲,你在台下埋头记,生怕漏掉了一个标点符号。”
“哎你说对了,我不仅连停顿都记下,而且记完后给领导看看,询问是否有遗漏。”
“你当记遗嘱呢!”
“好啊,背后这么说领导,当心你刚升上来就被撸了。”
姜蓉哼了一声,知道自己确实说的不对,好在在座的都是好朋友,要是在普通的同事聚餐上不小心说了这样的话,没准下午就传到当事人耳朵里了,真实的职场竞争可能比电视剧里更加狗血。
张叹说:“公司要启动一个新项目了,正在征集剧本。”
话音一落,其他三人几乎同时看向他,目光灼热。
“新项目?什么样的项目?”问话的是何超。
张叹说是一部抗战剧,电视剧。
姜蓉说:“抗战剧,这不能随意编吧,得掌握一些真实历史才行,张叹你这也能写?”
编剧不是十八般武艺都会,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领域,比如某些大神就专注于萌娃文,跳出来就扑街。
“还没定是我写呢,公司挑了三个人,我是其中之一,大家公平竞争,看谁的本子更好。”
“其他两个人是谁?”姜蓉关心地问道。
“王良成和曹文。”
“噢!我听说过,好厉害他们。”姜蓉说,何超跟着点头。
王良成和曹文都有30多块40岁了,是制片厂的合作编剧,和张叹一样,签的合作协议,拿提成的。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说明水平很高,而且,这两人都是写抗战剧出名的,可以说是老本行。
吴式颖不了解这些,只是微笑着听。
何超说:“曹文上一部电视剧扑街了,口碑很差。”
曹文上一部电视剧就是抗战剧,是和其他文娱公司合作的,正如何超说的,扑街了。
他当时把本子递给过制片厂,但是制片厂并不看好,所以没要,他便找了其他公司拍了。
姜蓉接话道:“这样才更要当心,上一部剧扑了,这一部肯定憋着劲要扳回一城。”
三人聊了会儿,张叹见吴式颖插不进话,转移话题,把她也带了进来。
菜开始上了,姜蓉端起身前的茶杯说:“吃饭之前,我先以茶代酒自罚一杯,拖了大家的后腿,你看,张叹就不说了,简直不是人,何超,也早在外独当一面,现在谁家的孩子没看到《倒霉熊》?!小红马学园的小朋友都看过吧?看过?是吧,你看你们,都把我甩的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