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抛出新问题,道:“弹药,对射击的精度同样有影响,装药、弹头乃至弹壳这些,常规品质的弹药,其误差这些不低。
还是那句话,正常士兵、正常枪支使用时,误差在接受范围内,但在对精度的极致追求上,其影响同样会被放大。
解决方案,也只有对应的精细操作,像发射药,除品质这些要有保证外,称量这些,可以直接人工操作,将误差控制在更低更小的水平内。
弹壳,可以专开产线,也可从现有货品中,挑选精品来用,弹头也一样,但不能光看表面,其内部的弹芯这些,很可能是歪的,挑选起来很麻烦。
所以,最好的选择,还是搭建专门的产线,去生产高质量的狙击弹,当然,成本可能会高一些,所以可与前者进行高低搭配。”
吴良栋微微簇眉,回道:“弹药生产这方面,我们的技术有限,发射药的话,质量好的,我们自己弄不出,但可以外购,影响不大,
但弹壳、弹头,哪怕外购的质量好一些,但也只能挑拣来用,至于自产,弄是能弄出来,但质量却差强人意。
而且,别看弹壳、弹头只是小玩意儿,但工艺这些要求却不低,短期内,水平还真难提上去。”
吴良栋考虑后,犯起难来,不是推脱,而是说的便是实情,一些普通子弹,来料加工混着自产,现在也能搞,但距离搞好,还差着一大截呢,更别说弄标准明显不低的专用狙击弹了。
林默听完,仔细理了一番,才回道:“普通狙击弹,挑一挑、凑一凑即可,也就是费些功夫,至于后一种的高标准狙击弹,确实要繁琐困难一些。
发射药不多说,也就是减少误差之类,至于弹壳,可以用挑的,也可以开个小产线慢慢弄,花点功夫心思,把品质提上来,还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弹头,加弹芯,除一些特种弹药外,很大程度是为了成本考虑,而专用的狙击弹,成本注定低不了,需求量其实也不算太大,所以不用考虑大规模生产。
至于弹头如何弄,可以直接拿实铜切削,如此,凭借工人技术与熟悉度这些,弄出高标准的弹头,应该是可行的。
而且,这种制造方式也有其优点,因为不考虑机器大规模生产,弹头便可以制作的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有助于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借此提高精度与射程,可以尝试在这方面下些功夫。”
“…这么搞,这子弹,我们怕是用不起啊…”吴良栋还没开口,张希文便先出了声,眉头皱的,都快要能夹死苍蝇了。
“…好钢用在钢刃上嘛…”林默没否认,那成本确实低不了,不过你想天天用?后世都没那富裕,那可能嘛!
“日常训练,使用普通狙击弹即可,成本比普通弹药高不了太多,普通目标也没必要多浪费,这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