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
场地有限、设备有限,人手这些也有限,生产加工能力有限,也没有什么组织管理,什么流水线分工啥的,那更别想了。
之前资金缺乏,也只能是凑合着来,但现在资金充裕了,还有组织管理相对完善的修械所做参考,老厂自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所以新厂便搞起来了,没在老地方,设在了雨花台这边,与修械所盘下的老工厂相距不远,主要是为蹭修械所那边的电。
因为修械所的厂子,既要搞研究,又要搞少量生产测试这些,某些地方对电力要求不低,所以除发电机组沿用,输配电这些设备,基本都做了升级。
无线电厂,也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不然一些精密零件,别说搞出来,就是测试检验都可能因此出状况。
当然,还不止蹭电,像一些精密加工,可是修械所这边必备的东西,还有一些材料的加工,某些简单机械的订制,一些设备的调试维修等等。
这些东西,他们的要求未必有多高,但让他们一帮研究电子器械的自己搞,也很麻烦,国内也鲜少有适合的供应商。
像弄个金属骨架、塑料外壳之类的,自己整,麻烦又费时,但修械所这边,却是靠这些吃饭的,设备材料更加齐全,最多专门为他们弄点模具之类即可。
还有像安保之类,虽然无线电工厂,安保级别肯定也很高,但跟不差武器的军工厂比,肯定是没得比的,所以搬到附近,也几乎不用多担心安全问题。
当然了,蹭也是相互的,像机电这些,无线电工厂这边,那也是极专业的,双方之间,目前还有不少合作推进的项目,所以双方属于是郎情妾意!
话归正题,无线电工厂的厂房都是新建的,距水不远,用了老宅子的地基,建了砖平房,不过因赶工期这些,只建一层,不过层高倒是不低,而且用的斜顶,有需要,可在内部改成二层。
而且,从这厂子的建设规模来看,电讯室这边,明显还有些其他的心思,地方很大,光用上的厂房都不足一半。
周边还有不少空地被整理了出来,看着像是停车场、警戒圈之类啥的,实则也可以是扩建场地。
事实也确实如此,饭桌上,魏大名便提及,他们想要上马生产电话机、收音机这些。
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难,甚至都不用占用那些专业技术人员过多功夫,搭建起产线,招收些识文断字的工人,稍加培养便能投产。
当然,搞的也属于来料加工,现在最多自产外壳跟一些简单的零件,其他的全靠进口后组装。
这也是他们想上马的原因,他们想利用这些普通产品更广阔的销路,所带来的订单及利润,培养相关产业,将来能尽可能多的自产无线电设备所需零部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