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边,走到对面一处凉亭,这才落座谈起正事。
这地方,主家花了不少心思,荷塘堤岸上,铺了碎石与石板,还绕塘弄了五六个凉亭,亭内桌椅照明齐全,可供来客赏景用餐。
不过眼下天气转凉,凉亭里也没有什么客人,也正好,让主家给送了火盆,几人点着小篝火,喝着茶酒聊天。
围坐下来,让人留意了四下,几人也将北边的情况说了下,他们已替修械所搜寻到了不少人手,准确说,容易联系上的,他们基本已经沟通并安排人南下了。
也就是说,寻人工作的高峰期已过,后面的,都要磨时间并耗费更多精力,也急不来,需要缓步的推进。
而渠道路子这些,都已构建成型,找人与他们又是分开的,他们眼下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经营上,几人便是来汇报相关情况,并讨教后续如何安排的。
据几人的反馈,眼下有三路人马,在经营上取得亮眼成果,而其余人,基本都已经只将经营视做打掩护的手段,负责寻人送人。
说下那三伙人吧!一伙活跃在渤海上,手头有几条自己的船,还通过一些手段,去掌握了一些大渔船、小客货船,能为他们所用。
借此,他们在渤海南北,日据与国统区之间,趟通了数条走私路线,而且在两边,都凭自己搭上了一些线,让走私活动基本成型,且还在快速发展。
听完详细介绍,林默也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估计阴差阳错,这路人凑巧碰上日本人谋划白银走私,才能比较顺利的跟一些日本人搭上线,成为扶持对象,让他们成为白银走私生意的一环。
林默记录了下他们的情况,准备交给四队,以免此次行动中误伤自己人,若有需要,紧急情况,也能寻求他们的协助。
至于这么搞,对打击白银走私的影响问题?微乎其微,真正的大走私商那些,手头有的是运输的力量,可轮不到,用他们这没多少人的走私势力。
不过嘛,这也正好,这样的合作者,事后才可能看上他们走私那点利益,继续合作,而非一脚踹到一边,甚至宰了吃肉。
而且,对面的日本人不算赖,以接触的时间点看,不论其是提前从什么渠道得到消息,还是自己瞧出些啥,进行了布局,都算是不错的合作者。
林默将其中一些猫腻,剖析出来,又将后续所需注意留意的点,给提点了下,不过都是点到即止,并没有过分深入。
这是与敌人直接接触的活儿,有些事儿,需要自己有那能耐,有时候,帮的太多,并不是好事儿,没那个金钢钻,是揽不得瓷器活儿的。
当然,这点,林默也是挑明了来讲,不需要他们在这事上去猜去悟,恰相反,这意思,还需要准确传达。
将情况反馈好,林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