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扯皮下来,啥啥都耽误了,于是又开始互相埋怨、争吵,发展到后面,就是相互使绊子、相互争权夺利,最后干脆在茶会所内,当着客户投资者的面,两方的人直接打砸辱骂,结果就是客户这些大量流失,交易所变得冷清不少。
不过那位大哥也说了,这只是部分原因,原先这边也是接受白银抵押出贷资金购银的,但现在却卡得很严,几乎没有机会继续贷出资金购银,其他类似的茶会所、同业所也大多是同样情况,只有蓝维霭路那边目前还一切如常,所以大部分炒客、投机者都集中在了那边。
林默猜测,目前的入场新资金与获利离场资金,可能已经较为接近,交易的基本以库单、押单等等这些为主,真正新买入的银现货或开的新单都已不多了。
所以吸引这些其他非正规交易所的老炒客、投机者这些过去的原因,应该是那边较宽松的条件,汇聚了大量炒客,以及吸引了绝大部分新入场资金过去,这些人将单转去那边,方便出手这些。
随后,两人又去其他的非正规交易所转了一圈,基本证实了这些想法,虽然没再碰上像那位大哥一样提供大量消息的人,但还是从一些愿意指教的人口中得知,这些人确实就是将单子转成蓝维霭那边的方便交易出手。
不过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茶会所能看出风险,收紧银根规避风险,蓝维霭路上那些日本人看不见吗?预见了还无视风险,会只是单纯的胆大妄为?而不是在幕后算计着什么?是哪样?一个日本人的背景其实便足以说明一切。
林默将其排在了最后,也是最需周密探查的所在,不过在去那边之前,林默还有个情况需要去了解核实一下,就是之前在林家时推论的,市场上流通用于交易的日元来源问题,现在他们这一路摸到了一些相关线索。
两人,尤其林默,换了一副成熟老道的姿态,找了掮客、中介、钱贩、汇商等等这类人,以洽谈了解的名义刺探相关情况,当然,只是其中的中小贩子。
不过已经足够了,只要找对了门,这些同行多少都知道点猫腻,哪怕知道的可能只是些只言片语的消息,自个也清楚有什么猫腻,但他现在已经掌握并分析出了很多相关情况,只要盘问到其中的关键讯息,他就能将其梳理清楚。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找了六七人后,终于在一个小汇商这里,打听到了一个重要情况,让一切瞬间便豁然开朗。
这里的汇商,指的是换汇的黑市商,也就是私下的换汇交易,上海是民国最大的对外城市,不仅有很多外国人造访,也是很多归国华人华侨的入境城市,甚至国内货币也不统一,上海需要接待南来北往的大量人员,于是便产生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