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围攻(二十三)_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少部署了七门重型火炮。
    结合头脑中积累的资料,蒙泰库科利判断:叛军目前暴露出的七门重炮,应该都是主权战争时期铸造的某一型攻城炮。

    因为奔马之国过去没有批量生产火炮的记录,当下也没有批量生产火炮的能力。
    帕拉图陆军持有的火炮,要么是三十年前联盟军分家时,分到的“遗产”,要么是建国后,从联省和维内塔购买。  而帕拉图陆军一向不重视炮兵建设——主权战争胜利之后,帕拉图人只从盟邦进口过少量的轻型火炮,用以装点门面,维持理论上存在的炮兵编制,从未有过订购重型火炮的记录。
    并且对岸的七门重炮的射击声统一而协调,仿佛是同一面鼓连敲了七次,说明它们虽然老旧,却不是真正的“古董”。
    因为真正的古董炮,每一门都是单独铸造,没有规格可言,自然更不可能具备一致的“音色”。
    那么答案实际上已经揭晓:符合上述的条件的重炮,只有胜利兵工厂于528年铸造的那一批三十二磅青铜加农炮,那也是胜利兵工厂第一次批量生产重型火炮。
    由于制造经验不足,该型重炮在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譬如由于无效结构太多,所以该型火炮极为笨重,转运难度惊人。
    在联省,同一批生产的三十二磅加农炮要么封存,要么摆在某扇重要的大门外面当礼器,要么在某座港口的炮台里看海。
    蒙泰库科利可以想象得到叛军花费了多少力气,累死了多少挽畜,才把这些老前辈们“请”到前线。
    不过,正是由于识破了对方的真身,蒙泰库科利反而不太担心它们。
    因为这些老前辈们虽然威力惊人,但是使用起来无比麻烦。
    铸造它们的目的很明确,不是为了野战争锋,而是为了轰碎旧时代的城堡和高墙。
    这些老式攻城炮延续了射石炮的设计思路,追求极致的破坏力,力图一次射击就让城墙产生不可修复的结构型损伤,不惜为此牺牲了射速、准头和运输性。
    所以此刻的十箭河两岸,并不是一处适合它们的战场。
    甚至“追求单发毁伤”这件事,都已经被炮兵教研室证实是一种错误的理念。
    而且在生产它们的528年,胜利兵工厂的铸炮工艺还不成熟,所以使用它们时,还得时刻提防炸膛。
    因此,蒙泰库科利不是害怕这些“老前辈”。
    真正令蒙泰库科利心中警钟狂响的,是叛军阵地上,跟在重炮群之后开火的几门轻型火炮。
    那几门轻型火炮的射击声虽然不如重炮开火的声音震耳,但是更加清亮、通透,带着一种脆感。
    而雷蒙德·蒙泰库科利之所以感到危险,乃至惊讶、愤怒、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