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平息狂暴之灵(九)_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外新垦地放上二十年羊,形成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新共同体,反倒坏了事。

        此次「大宴」的最后一个觐见者,是一个约莫五十岁的高瘦赫德人。

        在维内塔,五十岁还属壮年。但是在大荒原,能活到五十岁的赫德人必定是公认的年长者。

        温特斯看到高瘦老者先是艰难向自己行了一礼,又向帐下的部众们行了一礼,帐下的一些部众似乎也很尊重高瘦老者,纷纷弯腰还礼。

        行过礼后,高瘦老者才开始陈情。

        而对方甫一开口,温特斯立即就听出了异样。

        因为他能「听懂」了,而且听得非常「清楚」。

        事实上,赫德诸部的口音差异,一点都不比联盟各个加盟国的方言区别小。

        烬流江南岸的赫德人和北岸的赫德人说话不一样,林中百姓和有毡帐的百姓说话也不一样,住得离帕拉图边境近的部落和住在荒原深处的部落说话还不一样。

        赤河部的牧马人和野赫德的使鹿人

        说话,就如同是操着海蓝雅音的维内塔人与住在大山深处的蒙塔山民说话,都是鸡同鸭讲、难以交流。

        而温特斯的赫德语启蒙,是在赤河部被动完成的。在赤河部的生活经历,让他逐渐能听懂一点赫德语。

        返回新垦地以后,他又主动向懂赫德语的老兵、换俘换回来的远征军翻译学习,进而掌握了「说」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温特斯主要学的是「大河以北」的口音,而且是那些与帕拉图人频繁「交流」、使用了大量通用语借词的部落的方言。

        尽管血泥之战后,他又通过特尔敦部的俘虏恶补了南岸诸部的发音。

        但当来自各个小部落、操着各种土话的,文朵儿部的觐见者们,走入宫帐、陈述请求时,温特斯还是不得不通过能听懂的一小部分内容,去猜测听不懂的大部分。

        与此同时,他还要给皮埃尔翻译。

        幸亏赫德人说话时,肢体语言比较丰富,帮了温特斯的大忙。

        给皮埃尔翻译的过程,也让他有时间消化和整理接收的信息。

        再通过向觐见者提问,反向验证猜想,温特斯才将这场面应付了下来。

        可是这个高瘦老者说话,完全不需要温特斯来猜——他是北岸诸部的口音,而且吐字很清晰,内容也很有条理。

        高瘦老者自称来自一个很小的游牧团体,之所以说是「团体」,因为他们的规模远够不上一个部落,但又不止包含一个家庭。

        这种游牧团体在大荒原实际上非常常见,因为对于游牧生活来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