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
如果他选择放弃承德分店去换京城的资产,为了承德分店付出极大心血的杜阳和潘龙很可能会心灰意冷的,他还谈什么留住人才?
反过来只要他安了这两个人的心,也就等于他又拥有了沈阳的分店。
何去何从,这笔账怎么划算,并不难算得明白。
还是那句老话,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宁卫民要做得道多助的周武王,可不想做失道寡助的商纣王。
所以,在和邹国栋交涉完购买坛宫饭庄遗留资产之事同时,宁卫民就和远在承德的杜阳和潘龙取得了联系。
宁卫民告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计划,说如果顺利,除了要把餐厅的名字改了,给他们的分红比例再提高五个点之外,其余一切照旧。
具体经营权还是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只要财务情况正常,宁卫民不作任何干涉。
可以说,这是“封疆大吏”的待遇了。
而对此杜阳和潘龙的回应也很积极。
大概从分家的事情闹起来起,他们就想过了自己的未来,铁饭碗和下海经商之间的取舍。
此时纷纷表示,如果宁卫民能够保住他们在承德的努力成果,而且还继续信任他们的话。
那么他们也愿意离开服务局,扔掉铁饭碗,为宁卫民工作。
当然,除了他们这两个“将军”之外,优秀的基层人员同样也不可缺少,“士兵”和“伍长”同样需要获得应有重视。
所以相同的时间里,不光是宁卫民在京城这边,就连承德那边的杜阳和潘龙,也开始找饭庄的基层骨干们聊天,想用最大的诚意尽可留下这些人才。
尽管最终的结果不可能完全如他们所愿,不可能所有人都舍得放弃铁饭碗,但他们都相信,大部分人恐怕是愿意的。
因为只要在坛宫饭庄工作过的人都清楚,没有任何一个餐饮企业比这里更重视个人的才干,更有利于个人实现事业抱负。
何况没有了体制的束缚,他们的企业将会变得更加自由,那么丰厚的报酬远比过去还要更多。
要知道,不但挣钱的事儿会让人上瘾啊。
而且自己的工作成功获得社会和旁人的欣赏与认可,会更让人上瘾。
只要在以前的坛宫饭庄工作过的人,能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的重归庸庸碌碌混日子的生活呢?
最终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
总而言之,对宁卫民来说,虽然他购买坛宫饭庄相关资产的事儿还没有正式获得皮尔卡顿公司的批准,但是以他对几位上司的了解,对促成此事还是有较大把握的。
所以实际上,他已经在开始在为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的宫廷菜品牌开始做各方各面的准备工作了。
这种忙碌,当然比起他把心思放在针对某个人的报复上,会更令人感到由衷的快慰。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其实也没有什么报复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