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买卖兴隆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一个按照宁卫民的要求摆在这里仿旧款的唱片机,可以播放老式的黑胶片唱片。

        总之,整个区域都透着舒适和安宁,特别适合顾客拿着书籍静静的在这里消磨时光。

        甚至坐在临窗处,还能隔着透明玻璃外墙看到楼下的繁荣街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

        而这些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店里转型成功,终于开始扭亏为盈。

        经两个兼职的大学生给自己这么一报账,宁卫民才发现。

        尽管图书的销售依然惨淡,像过去一样得撞大运,每天才能卖出去几本书。

        但在这条街上希望找这么个安静地方歇歇脚的人,也的确不少呢。

        现在每天店里仅靠卖五百円一杯的咖啡,就有两三万円的进账。

        再加上一些盒装冰激凌和瓶装饮料,还有一些从便利店里进货的巧克力、饼干、蛋糕等茶食小吃,净流水能做到五万円以上。

        毛利差不多就能有三万多円。

        果然如宁卫民当初所想,这是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

        尽管一个月百万円的收入,在这条如此繁荣的街上也不算太高。

        但毕竟聊胜于无,总比以前的书店天天都赔钱强多了。

        如今刨去电费和水费,起码挣出两个兼职工的工资不成问题。

        这一进一出,那差距大了,能一样吗?

        更何况这还是店里所能提供的饮食种类相当单调的情况下呢。

        别忘了,宁卫民这次回国可不是白回去了,他是回去调兵遣将的。

        这不,一看到惠文堂书店售卖咖啡没有什么特色,在茶食上更是具有明显的短板。

        他就让许春燕开始每天往书店送点茶食过来。

        那许春燕可是坛宫面点组的组长啊,又是马克西姆餐厅学习过的甜品师。

        无论京城的烘炉点心,还是法国的西式高档都是正宗啊。

        她想搞点好吃又不贵的茶食出来那还不容易得很嘛。

        于是惠文堂书店这下行了。

        麻糖、花生粘、牛舌饼、拿破仑、桃子慕斯、栗子蛋糕。

        这些出自行家之手的中西糕点和糖果一下子就成了这里特色的茶食。

        因为口味独特,味道极佳,一经推出,是大受好评啊。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惠文堂的经济效益明显又上了一个台阶——每天能多出五六万円的点心收入。

        每天有定量的几托盘糕点,几乎到不了下午就能售罄。

        甚至这些吃食还成功给惠文堂书店圈粉了。

        几个附近上班的国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