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百万英镑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看,这个故事所诠释的社会现象,其实也可以用另一种名词来解释,即“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来自《新约·马太福音》。

        原文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实际上,“马太效应”反映出了一个十分冷酷的社会法则,即资源永远向高效率者倾斜。

        这就是为什么人世间永远难以消除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现象。

        也是为什么美国对于称王称霸这件事充满自信,敢于对全世界指手画脚、蛮横干涉的原因。

        过去,宁卫民对这个道理理解得比较肤浅和偏面。

        虽然他了解看人下菜碟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尽管他明白穷和富的最本质不同就在于别人对你的态度。

        但因为上辈子也就混个温饱,在社会层级始终不高的原因。

        他体会最深的只是没钱会让人看不起。

        个人的奋斗理念也只是停留在“天道酬勤”,外加“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的地步。

        是的,将近两千万人民币的资产听着挺不赖,可在京城其实也就相当于一套XC区的学区房。

        他虽然也是个年入二百万的小老板,可连辆真正的豪车也买不起。

        他在京城开车上路,见着兰博基尼也一样不敢造次,躲得远远的。

        上一世的他,在京城这样的地方活着,无论如何也和“富贵”沾不上边儿。

        但这辈子就不一样了。

        他在日本经济泡沫诞生前来到了东京。

        利用先知先觉搭乘历史的便车,在很短的时间,就赚取了远远甩开时代速度的财富。

        这样的暴富,让他感受到的财富威力也分外清晰。

        很快就让他发现了金钱具有一种虹吸魔力,领悟到了“强者恒强”的道理。

        并由此重新认识到,社会究竟有多么的不公平。

        别的不提,只从野村证券待他的方式,就可见一斑。

        去年九月,宁卫民早用两三亿资金来开户的时候,佐川建一成为他的股票经纪人。

        当时这家伙礼貌归礼貌,热情归热情,可真谈不上对他有什么巴结的。

        由于那个时候日本股市只是温和上涨,还没有什么普通民众参与证券市场。

        野村证券中央区营业部个人客户的资本金,最起码也是几百万円起步。

        拥有上亿円资本的人也不在少数。

        所以宁卫民完全泯灭于众多客户之中,当然也就享受不到什么特别的待遇,

        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