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极度繁忙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宁卫民要不多开点工资,人家肯定不给他干。

        那他至少得用多出三五万円的价格才能雇到人手。

        可反观来自国内的嫡系部队,那就立刻显出不平衡了。

        以杨峰和江大春为例,他们在坛宫的厨师里工资是一流水平,在国内也是毫无疑问的高收入群体。

        每月工资差不多能有一千块人民币,坛宫独有的节约奖金还有八百左右,全算上差不多一千八九。

        出国后没了这笔奖金,有出国补助每月有五万円。

        算起来他们现在比国内还要多拿一点,能有两千冒头了。

        但即便如此,和日本人的收入比较起来仍不够看。

        二十八万円,目前可相当于六千多人民币,这里外里差哪儿去了!

        合着小卡拉蜜干着碎催的活儿,拿到手的钱却是大拿们的三四倍,这哪儿说理去?

        当然,这倒是可以理解为一种人力成本上的优势,毕竟国内员工占大多数。

        但问题是,这种便宜是不好占的,因为太过不公平。

        宁卫民要视而不见,时间长了,难保人心尽失,华夏职工情绪上不出问题。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搁宁卫民身上,他也会想不通。

        所以怎么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也是宁卫民需要尽快考虑清楚,拿出解决措施来的要务。

        总而言之吧,坛宫饭庄距离开业虽然已经比较接近了,但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一大把,还基本都是急茬的。

        你说这宁卫民能不操心吗?他能不累吗?

        更何况这还只是银座的坛宫饭庄一处而已。

        别忘了,宁卫民这小子自己还有不少产业呢。

        惠文堂书店的改建工作,他是拜托给香川凛子了。

        但他回来总得露个面儿,好好表达一下谢意,酬谢一下人家啊。

        而且这段时间,书店两个店员应该又卖出去一些滞销存货,他理当给人家结清提成。

        还有来自华夏的工艺品,自打去年文化节卖秃噜了,这次他从京城回来也该去给店里补货了。

        大刀商社的买卖也是真好,可经营上不足的短板同样明显。

        拉杆旅行箱的宣传广告需要制作,更多的销售渠道需要打通,仓储和物流上扩大规模更是迫在眉睫。

        偏偏这种情况下,宁卫民还得每天尽量抽时间和松本庆子见面。

        即便他是最顶级的时间管理大师,那也分身乏术,忙不过来啊。

        实事求是的上,这次回东京,宁卫民是真的先公后私,舍己为人了。

        基本上把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