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折服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培斯自己亲眼所见。

  说柴又老街因为《寅次郎的故事》系列电影,从来没缺少过游客。桞

  那一条街,别说帝释天神社和寅次郎家里的高木屋老铺生意火爆了,就是其他没怎么出现在电影里的商店买卖也兴隆得不行。

  他们完全可以有样学样,充分利用系列电影的优势。

  只要电影拍得足够好,一部接一部的积攒名气,就能长期带动一个区域的消费。

  别说地方政府一定会大力支持了,就是他们拍电影的投入,也能够通过曲线救国的办法慢慢捞回来。

  就比如说,拍摄场地,没有拍摄任务的时候,完全可以卖票让游客参观嘛。

  再卖点剧中角色的服装和道具之类的,这不就吃上周边了嘛。

  弄不好比真正拍电影分票房还能多挣点呢。桞

  这不是做梦,国内也像日本一样,有很现实的例子。

  1980年,郭凯敏和张瑜的一部《庐山恋》带火了庐山旅游。

  此后这两个演员要再去庐山,当地政府都像供祖宗一样感恩戴德供着他们。

  不为别的,电影创造的红利太大了啊。

  那相当于给庐山种下了一棵能长期长出钱来的摇钱树啊。

  所以宁卫民认为陈培斯没急着买了院子,其实也是好事。

  这要从长久利益出发,拍摄地点还不能太随意了,一定要合理规划才行。桞

  目前来看,他认为买院子还是买在前门一带,或者重文门一带最为合适。

  不但皮尔卡顿公司和他主要的利益都是投入在这片区域,用影片做广告吃到的红利最大。

  而且皮尔卡顿公司和他个人也是在重文区和各个政府部门说得上话的。

  上至区政府,下至街道办,他都有人,这就是当之无愧的老巢啊。

  在这儿,搞个旅游项目,开门卖票要容易得多。

  否则把拍摄地点买到了别的区域,弄不好就好事多磨……

  没的说,目瞪口呆听完了宁卫民的这番生意经,陈培斯是真服了!桞

  如果说,他刚才领略到了宁卫民的慷慨大度和为人的义气,纯粹是被感动得把宁卫民当成了值得一交的朋友。

  那么现在,他则充分感受到了宁卫民非同一般的见识、能力、魄力,以及可靠性,是发自内心的折服,甘愿成为宁卫民的簇拥。

  瞧瞧人家这头脑!人和人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陈培斯现在算是明白了。

  为什么穷得掉渣,几乎都要到停拍地步的《西游记》剧组,有了宁卫民的帮忙就突然间陡然而富了!

  就因为有的人或许天生就是某一方面的奇才!

  如此一来,那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