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艺术追求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拍摄一部影响力类似于日本《寅次郎的故事》那样的,如实反应平民百姓生活的系列喜剧。

  可惜由于国内客观现状的种种限制,偏偏在电影主业的进展上,他处处碰壁,深感施展不开手脚的痛苦。

  没错,《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的第一部《父与子》,确实是在陈老爷子拍桌子瞪眼下拿到了“准生证”。

  也靠着宁卫民大方的资助,顺利拍摄完毕了,而且很快就可以上映了。

  但问题是,这只是一锤子买卖,并非长久之计啊。

  电影局这次收购《父与子》纯属无奈,同时还下了“下不为例”的警告。衉

  所以陈培斯已经创作出来的第二部续集的剧本,肯定就没法再靠父亲的面子继续拍摄了。

  他还得再去求人,想方设法给他的第二部电影再要一个“准生证”来。

  而他偏偏是个不善于交际,也不会求人的人,让他去走衙门口盖章太难了。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一直到1985年的年底,陈培斯也没跑出什么眉目。

  倒是与他参与一同创作的编剧,在东北那噶有关系,专为此事找到了“长影厂”。

  只是“长影厂”尽管觉得剧本有潜力,表示同意接拍。衉

  但却又否定了父子搭档的这种陈氏喜剧的独有模式。

  他们那边的创作意识还比较守旧,要求电影必须展示高大全的人物形象。

  说不能以喜剧人物为主角,一定要是一个正面的人物。

  因此决定要把剧本改成政宣剧,连电影也要改名叫《嘿,哥们》。

  这样,陈培斯便面临着一个怎么都窝心的艰难选择。

  到底是要让自己的心血彻底白费?

  还是把“孩子”送给别人,由着人家去任意打扮?衉

  更没想到的是,在元旦之后,就连“八一厂”都开始给陈培斯施加压力了。

  说今后不许他在外面折腾了,要求他好好专注本职工作。

  结果陈培斯的处理方式和他所扮演的“二子”完全不同,特别直眉瞪眼,直截了当。

  一点弯儿都没带拐的,就主动扔了铁饭碗,连授衔和分房的名额都不要了,毅然决然从“八一厂”转业。

  甚至为了坚持喜剧的理想,就连当初录取他的“田阿姨”劝他回心转意,他都没动摇。

  只是父亲虽然理解他,可家里的媳妇却不干呢。

  老婆哭了好几天了,说他是“名满天下却身无片瓦”,很为今后家里的日子发愁。衉

  这下陈培斯倒是有点含糊了。

  因为虽说他不拍电影的时候,闲下来能靠着“走穴”捞几个钱,可毕竟这份外快不稳定。

  而且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